東漢末年是戰亂四起的時代,但也是人才輩出的時代。
教育體系也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尤其是以大統一政府作為支柱的官學體系,更是受到巨大的影響。
但在這戰火紛飛、動盪不安的時期,地方上更加需要大量的人才來支援戰爭和處理政務,諸侯們深知教育是培養人才、增強各自實力的重要手段。
各地諸侯除了發展實力和爭霸四方外,也很注重教育的發展,學堂和書院成為培養人才的重要場所,這又分為官學和私學兩種形式,官學是由朝廷或者地方諸侯設立的,朝廷官學主要為太學,主要培養幕僚和官員;而私學則是由世家或者豪族設立,培養士人和商人。
太學是漢代出現的設在京師的全國最高教育機構,始設於漢武帝時期。兩漢時太學在培養人才和促進文化發展等方面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東漢晚期陳蕃、李膺等黨人反對宦官的黑暗統治,得到太學生的支援和響應,於是太學生也成為宦官打擊的物件,不少與黨人有牽連計程車人遭到禁錮。
而劉表就是這其中的太學生之一,也許是因為劉表在太學的這段經歷,使得他對教育工作十分重視,等入主荊州,在襄陽站穩腳跟後便設立了荊州官學—襄陽學業堂,學業堂的規模和制度遠遠超出了郡國學的範疇,甚至可以說是洛陽太學的南遷。
荊州官學在修訂經書、重新編訂官學教材的同時,還蒐集大量圖書。儲存、蒐集、整理的這批文化典籍,致使經典在喪亂中沒被毀滅。
荊州官學的設立,無疑培養了大批經世致用的人才,對後世政治思想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進而使襄陽成為東漢末年的學術中心。
魏延對劉表在教育上的貢獻是持肯定和讚賞的態度的,但是劉表隨著年齡的增長,對教育已經沒有了當初那般重視,現在的襄陽學業堂已經完全被世家和豪門子弟把持,成為紈絝子弟風花雪月的場所。
當初魏延還在擔任襄陽都尉的時候,去參加學業堂文會,就被問及是哪個世家的子弟,魏延當時就很氣憤,教育就是應該有教無類,豈能因出身來限制寒門子弟。
如今魏延接手了襄陽,大權在握,荊州百廢待興,需要更多的人才,他覺得有必要對荊州官學進行改革。
襄陽鎮南將軍府,魏延召集了眾人在議事。
下方有徐庶、蒯越、伊籍、教育司司丞韓嵩、襄陽學業堂教習老夫子宋忠等,新投效的龐統和向朗在一旁記錄。
“各位覺得在這亂世什麼最重要?”
魏延開場丟擲了一個問題。
“在下覺得是民心,孟子云,得民心者得天下。”
下方的荊州別駕蒯越看眾人都沒有說話,便站出來率先說道。
“我覺的是精兵強將,兵者,國之重器也,有精兵強將才能所向披靡、睥睨群雄。”
伊籍稍微斟酌後回答道。
“老夫覺得是錢糧物資。”韓嵩說道。
“我覺得也是錢糧......”
“大家說的都有道理,但本將想起了高祖皇帝的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魏延一直笑呵呵地看著眾人,然後深情地朗誦了劉邦的《大風歌》。
“主公覺得最重要的是人才?”
徐庶理解了魏延的意思。
“對,人才或者說是賢才,這才是重要的。”
魏延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諸位,今日召集大家來就是要商量下荊州的人才培養問題以及襄陽學業堂該何去何從。”
魏延看著廳中眾人先定下了議事的主題。
“魏將軍,我們襄陽學業堂一切正常,現有學子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