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在之前被老王爺編入了甘州諸位的衛所兵,如今可用人馬共計十萬餘人,如今的總兵張錫全,是家父以前的親兵。只要殿下起義,甘州十萬兵馬可聽殿下調令。”
“再有寧夏總兵步項明統領寧夏前中後三衛,可調動人馬八萬。咱們出鎮北關前,步將軍血書投名狀已交由凝善道長收納。”
護衛六千。
甘州十萬。
寧夏八萬。
闞玉鳳將象徵著軍隊分佈的小旗挨個插在沙盤之中。
不消一會兒,北邊疆土之上,紅旗林立,密密麻麻。
看得人心潮澎湃。
陶少川一拍手,感慨道:“有十八萬人馬,何愁靖難【注1】不成?”
“大端五軍都督府馭天下總兵。你可知大端在冊之軍有多少?”謝太初問他。
“多少?”陶少川道,“五十萬。”
“最多時軍戶可達兩百萬人,便是如今大端退居漠南,北邊動盪,大端亦有在冊軍人八十萬人,騎兵十萬。其中五十萬,常駐北疆邊牆沿線。光是順天府周遭,便有近十五萬精兵。廣闊疆土更是源源不斷地輸送各類輜重供給軍隊,糧食不夠了送糧,馬匹不夠了征馬,軍人不夠了化民為兵。”謝太初道。
陶少川有點茫然:“那、那我們怎麼靖難啊?”
沒人回答他的問題。
大端鳥瞰寰宇,睥睨天下,並不是沒有緣由的。
你也許可以短暫地從它龐大的軀體上割下一小塊兒鮮美的肥肉。
可是想要擊倒這個巨人,想要與它正面為敵。
任誰都要說上一句: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不,還是有可能的。”趙淵抬頭看謝太初,興致勃勃道,“太初,你還記得新年時你跟我分析的,若韃靼人要奪我大端,可能的行進路線嗎?”
“殿下所指為何?”
“佔寧夏,這一點也興幾乎做到了。可接下來的事情,他沒有機會嘗試了。”
趙淵指那沙盤。
“佔寧夏,入韋州;走臨洮,入秦川。得西安,得洛陽,得開封。則大端腹地一馬平川直抵徐州。盤踞徐州,大端心脈寸斷!”
新年那日的回憶一一浮現。
他與謝太初剛經歷了一場浴血之戰,被創傷的張亮堡在麻木的悲哀中迎接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