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X波段,Z-1的正向雷達反射截面積竟然能縮減0.009米!
這是什麼概念?
換算下來,正向9毫米的反射截面積,竟是隻有一顆玻璃珠般大小!
高波段以上的雷達其可探測距離驟然下跌,縮短到難以置信的地步。
精心設計的Z-1,以當今世界第一款且最強大的F-22‘猛禽’四代隱身戰機為參考目標,左雪稱之為持平,那麼,這豈不是說,F-22面對高波段雷達時,正向反射截面積同樣只有玻璃珠般大小?
玻璃珠般的截面積看似沒什麼,沒有具體概念。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大概就是世界尚屬主流層次的三代戰機,其搭載的空基多普勒雷達,在面對9毫米如玻璃珠般大小的空中目標時,不起作用,失去原有效果,無法在戰鬥之中鎖定目標。
整個情況,宛如自廢武功,甚至連第四代中距彈的主動雷達導引頭都會失效!
三代戰機的攻擊手段,在這樣的恐怖隱身效能面前,只有紅外成像的格鬥導彈有用。
可問題來了,具有隱身效能的四代機又不是傻子,在非戰時可能與你來基情四射的友好交流,互相撕逼,言語嘲諷,外加刺探情報,絕不會展露自身的真實實力。
一旦進入戰爭狀態,不好意思,四代機會最大程度利用隱身技術賦予的極高優勢,執行暗殺突襲戰術。
超音速巡航抵達超視距打擊範圍,鎖定目標一擊必殺,再迅速離去,整個過程,被攻擊的目標,完全處於眼瞎狀態,沒有一絲一毫的換手能力。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莫過於此。
隱身效能對空戰的影響力,就如同當年雷達出現時對空軍和海軍的影響。
當今世界有點資本、技術、上進心和憂患意識的國家,要麼選擇自主研製戰鬥機,要麼努力採購四代機,儘量與隱身沾邊,趕上時代潮流,彷彿不帶隱身就落伍般的心態,其核心原因就是隱身戰機的影響和戰鬥力太過恐怖。
論機動性和格鬥效能,蘇-35重型機與F-22或許會打的不上相下。
論真實空戰,不好意思,全面發揮隱身效能的F-22,一架就能解決10架蘇-35,並非危言聳聽,而是確確實實。
“不算高,或許還不如,這個引數是我和導師仔細分析研究過的,F-22的隱身設計頂尖,其應用的隱身技術更是非常先進,即便沒有采用DSI進氣道技術,時至今日也不落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