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對於海洋的發展和開拓可以穩住以齊魯大地為首的文人大儒,所以他必須要去做些什麼才行。
歷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個過程十分的緩慢,當後人翻開歷史單薄的文字時。可能會覺得那一切就是一個簡單的標準答案。
殊不知這個標準答案的背後其實是一個充滿未知的選擇題,正是因為在一次次的試錯的過程之中發現了問題所在找到了最為直接的解決辦法,最後除了答案都消散了。
事實上每一個開天闢地的人物都是希望見好就收,希望可以慢慢的將事業交給下一代人解決。只是往往事與願違,他們在站在高峰的時候看到的不是繁榮和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反倒是在這個時候會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危機,面對這種局面他們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在眾人不理解的目光之中選擇解決問題。這是他們的魄力和責任,只不過並不會被理解。
對於既得利益者或者失去利益來說,他們眼中從來沒有天下大義,更沒有家國天下。他們眼中的天下大義是別人透過犧牲保護了自己的利益,看別人付出而自己默默地去掠奪其資源。
更為可恨的則是那種總是以國家為重的話語,維護自己的利益。殊不知他們在做出選擇的時候往往是為了小家而舍大家。正是因為如此,六國才會輕而易舉的走向滅亡。
秦始皇此時的心情有所好轉,這個時候他已經到了齊魯大地。這麼多年以來他也是第一次來到這裡,雖然沒有來過齊國。不過儒家的事他也是早已經熟讀於心。
相對於孟子的聖人之道,秦始皇是一個非常喜歡荀子思想的人。因為他比較務實。上層建築沒有不喜歡簡單直接務實的東西,雖然嘴上不說但是心卻非常的誠實,而世人都喜歡孟子,因為他的理想和幻想符合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