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甚是貸款?”
“就是找朝廷借銀子,每個月還上些。”
“多稀奇啊,朝廷還給百姓借銀子。”
“說是南菩薩見百姓們買不起房,這才想出了這個法子。”
“那王二買房,就是找朝廷借的錢,他自家湊了二十兩,另八十兩是找朝廷借的,到時候每月還四百文,還二十年,多的是給朝廷的利息。”
“那他若是賴賬不還呢?”
“要是五個月不還,朝廷就要把房子收回去,再賣。”
“這法子好,免得潑皮無賴去佔便宜。”
雖然百姓們津津樂道,都以為是件奇事,但竟然沒一個去申請貸款的。
好在這也在林淵意料之中,新華國成立以後,貸款這個概念才被人民熟知,花明天的錢,享受今天的生活,話是這麼說的,但當時敢貸款的根本沒幾個,最多也就是大企業家或是小企業敢幹,普通人不敢。
人們存錢買房,存小半輩子。
結果房價漲了,錢貶值了,存了小半輩子的錢買不起原本想買的房子。
慢慢的,人們才開始接受貸款。
這個過程用了十幾二十年的時間。
林淵自然也不覺得現在百姓們能很快接受這個概念。
好在周福有自己的辦法。
百姓們發現自己周圍貸款買房的人變多了。
原先一家擠一個小屋的鐵頭去貸款,買了屋子,有廳堂主屋,還有耳室柴房,終於不用一家人擠在一個炕上睡了。
還有一家妯娌,從泰州搬到高郵,只能租房子,如今也去貸了款,買了房。
好像買房的人忽然變多了!
大家都有房了,就自己還沒有。
況且那些貸了款的,也沒看日子過得窘迫,一家人都能幹活,買個小點的房子,地段不那麼好的,也就三四十兩,自家湊十兩,另外二三十兩找朝廷借,一個月也就還一百文左右。
只要家裡有兩個人幹活,這筆錢定然是拿的出的。
不少人都開始心動了。
但又不敢自家去借,就攛掇著好友親朋一起去。
所以如今有了個奇觀——
貸款的,那都是一窩蜂來貸,常常百十來個人一起。
好像人多了,他們就更安心些。
周福鬆了口氣。
他為了找那些託,可花了不少錢呢!
心口都在滴血!
不過他滴血也滴的高興,要是讓別人來幹,他反而受不了。
痛並快樂著。
084
人口的流動性在亂世非常強, 為了生存,人們會不停的遷移, 直到找到一個落腳點。
然後繼續生活, 繁衍, 工作。
但人們同時也是忠誠的, 他們忠誠於自己的家, 忠誠於辛勤勞作的土地。
“家”這個字, 除了家人以外,還是房子的代言詞。
“貸款”出來了, 人們能夠買房了, 就會一直留下來。
百姓才是一個城市, 乃至於一個國家的根基。
林淵想了許多辦法,前期甚至挖空了大戶和朝廷的糧倉, 才讓百姓對他有了信心。
光靠稅收想打平收支的難度不小, 林淵現在所收的稅加在一起,只有前期投入的三分之一。
但好歹有收益了, 林淵也算是不大不小的鬆了口氣。
他在高郵待了三年, 這三年時間,高郵被他變成了一個屬於他的城市,規則都是他定的, 人們的生活習慣都由他來改變,林淵一邊試驗,一邊調整方向,直到每一項舉措的結局都接近他的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