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換句話來說,可能不是沒有警覺心,而是有人在從中作梗,降低百官的警覺心,說直接點,內部出了敵人。
在這種情況下,顧錦年就絕對不能藏藏掖掖。
他必須要說出來。
而且一定要說這件事情,永盛大帝已經知道了,自己是奉命而來的。
一來,是平息百姓怒火,之前和親,現在不和親,結果是美好的,可對百姓來說,不和親是因為自己的出現,皇帝軟弱。
這個罵名不能有,所以顧錦年寧可不要這個美名,也不能讓自己舅舅揹負罵名,要洗刷這個冤屈。
二來,這麼大的事情,皇帝居然不知道?他如何不生氣?又如何不憤怒?
自己說出來了,的的確確讓大夏逃過一劫,可反過來說,皇帝居然不知情,這丟人不丟人?這還要不要臉?
顧錦年可謂是考慮的仔仔細細,想的明明白白,將這件事情做的八面玲瓏,滴水不漏。
果然。
當話說到這裡的時候,皇宮當中,永盛大帝表面上平靜,可內心早已震撼無比。
他震撼顧錦年所言。
竊取國運之事,他想都沒想過,可如今顧錦年一說,他卻覺得這還真有可能。
而且可能性很大。
匈奴國為什麼要突然和親?
和親的目的是為了兩邊太平,這個理由站得住腳,可問題是,之前為什麼不提?
為什麼現在提?
我這邊削了你國運,你跑過來和親?這就有些問題啊。
你說要怕?永盛大帝也瞭解匈奴人,他們還真不怕。
再加上顧錦年削的國運,也不是特別多,沒有到和親這個程度。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
扶羅王朝和大金王朝。
對,他們兩個王朝居然出面幫助和親?要知道大夏與匈奴和親,按理說他們兩個王朝不應該同意的。
他們恨不得大夏和匈奴打起來。
可現在居然下場說話?
這太不符合常理了。
只是,當時民怨四起,這件事情讓自己頭疼不已,尤其是要送走自己最疼愛的公主,他也一直在糾結,所以沒有太去鑽研。
現在顧錦年說出來,讓他徹底想明白了。
好膽。
剎那間,永盛大帝內心掀起巨浪。
他幾乎是在內心怒吼。
這種事情,朝廷居然沒有一個人關心?居然沒有一個人在乎?
差一點。
差一點,國運就要被匈奴竊走。
真要如此,不僅僅是丟人那麼簡單,國運沒了,等於大夏少奮鬥幾十年。
真要如此,還打什麼仗啊?
再給大夏三十年,大夏也不見得能跟匈奴開戰。
這還真是,陰險。
還真是令人髮指啊。
不過好在,自己這個外甥,拯救了大夏王朝一次,不但拯救了大夏王朝一次。
而且還拯救了自己一次。
如果國運真的沒了,自己這個皇帝當真要被萬民唾罵。
造反篡位,已經成為了自己最大的傷痛,自己勵精圖治,所有的一切,就是希望得到認可,得到大夏百姓的認可。
和親之事,讓自己受到了謾罵。
他可以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