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之間,便踏入了初三的學習旅程。這是一個緊張又充滿挑戰的階段,而我的成績卻依舊如同往日一樣發揮穩定。這裡所說的“穩定”似乎並不是一個值得驕傲的詞彙,因為這意味著始終在一個並不理想的分數區間徘徊。
每天面對著老師佈置下來的作業,我內心常常處於一種糾結的狀態。在做與不做之間不時地隨機做出選擇。做吧,有時候感覺自己被困在了一個永無止境的任務怪圈裡;不做呢,又有著深深的不安和愧疚感。課桌上那一本本翻開或者沒翻開的練習冊,都是這種矛盾內心的見證。
進入初三之後,考試逐漸變得越來越多,如同潮水一般一波又一波地向我們湧來。學校的自主考試,那是學校對我們整個初三學習程序的階段性檢測。教室裡的氛圍從考前的緊張凝重到考後的或喜或悲,再到下一次考試前又重新積累的壓力,彷彿像是一個無盡的迴圈。
區裡的聯考也拉開了帷幕,整個區裡不同學校的學生坐在同樣的考場上,用同樣的試卷來衡量彼此的學習成果。這時候才發現每個學校都有著各自優秀的學子,自己彷彿在那一群人中顯得有些暗淡無光。緊接著市裡的聯考也接踵而至,那更像是一場聲勢浩大的較量,更遠範圍的競爭對手要向你展示他們的實力。面對這麼多次的考試,我漸漸有些麻木了。只是在看到那分數時,心中會泛起一絲波瀾,旋即又被下一次考試的壓力沖淡。
最後一次家長會來臨了,教室的燈光昏黃卻足夠照亮那些帶著期待或是焦慮的家長們的臉龐。老師站在講臺上,一改往日只是通報成績和說些例行公事話語的態度,而是語重心長地和每一位家長探討如何選擇好的高中。我心裡明白這樣的話題其實也與我息息相關,即使我的成績並不突出。
果不其然,老師也和我的父母談到了我。看看我的成績,已經來到了400分的大關。這個分數在那些成績優異的同學面前是那麼的可憐。在不遠處的教室裡總能聽到有同學動不動就考了六百出頭的分數。他們說起分數的時候充滿自信,他們說起目標高中的時候也是眼中帶著光的。而我的這個400分,感覺像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把我和那些優秀的同學隔開了。
奇怪的是,老師這次並沒有像以往那樣去批評所有人。或許他也意識到了在初三這個特殊的階段,苛責已經沒有太大的作用。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承受著相當大的壓力,又或許他認為如今的我們已經懂得自身的處境,批評在這個時候顯得多餘。教室裡的氣氛變得有些沉重卻也有著一絲微妙的不同,那是一種即將面臨抉擇又充滿未知的沉重,是對自己過去沒有好好努力的懊悔所瀰漫的氛圍。我們都像是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只是希望在最後的時光裡能找到那一束屬於自己通往不同未來高中的光。家長們的眼神裡有著期待也有著對現實忐忑的接受,而我們也只能默默低下頭去思考接下來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