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的開發早已成為他們影響全球局勢的重要工具。近年來,資本家未雨綢繆,不斷投入巨資到人工智慧、能源轉型和生物工程領域。然而,這場會議讓人看清,僅是生物工程領域的競爭,就已經白熱化了。
李明很快注意到,有幾個與會者穿著低調,卻絲毫掩蓋不住背後濃重的商業化氣息。他們的話語隱晦,但卻充滿誘惑。他們承諾,只要能夠掌控“計劃鳳凰”,就能以最快的速度將技術轉變為商業產品,透過資本手段投入全球市場。他們甚至毫不掩飾自己的野心:基因改造人將不再侷限於軍事應用,而是面向更廣大的商業需求,從運動員到醫療病人,從工廠製造工人到富豪階層的體質升級。
而這些“商人”並不完全只是想牟利。實際上,他們的存在更多是為了背後勢力的試探——每一個資本集團的背後都有著複雜的國家利益摻雜。作為全球化經濟鏈條中的重要角色,他們的一舉一動必然牽動著更多國際關係的變動。可以說,資本勢力參與的不僅是技術搶佔,更是對“權力規則”重置的早期介入。
隱匿的國家勢力博弈
然而,令李明更加感到危險的,是那些沒有明確提及身份卻顯而易見是國家情報系統出身的與會者。他們身上散發出的隱匿氣息,以及在會議中的互動方式,讓李明意識到,不少關鍵國家的特殊部門也在透過不同渠道關注“計劃鳳凰”。
其中,一個年約五十歲卻面容冷峻、眼神凌厲的中年男子,成為會議中不可忽視的存在。他言辭不多,卻多次用冰冷的語氣對陸成楓所述內容提出反駁,直言“計劃鳳凰”依然存在不可控風險。而他的一句話更是寒氣逼人:“如果要推進這個專案,那麼各合作方都必須保證,最終收益和應用的目標是可控的,必須在‘大國博弈’的框架內。”
他的這番話暗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事實:“計劃鳳凰”的推進一旦失控,不僅可能引發技術擴散和意識形態上的劇烈衝突,更會點燃全球範圍內的軍備競賽。而這位發言人的身份,也是眾人猜測的重點——他可能是某國隱秘的情報頭子,更可能是潛伏其中的高階軍方代表。
李明在李成楓的貼身警衛們的保護中窺探到這些表象,也敏銳捕捉到一些更深的意味。顯然,這場會議的核心之一,是“寂靜之鏈”的科學與商業力量試圖與這些國家勢力達成某種妥協。後者既想確保技術轉化成果掌握在他們各自的勢力範圍內,又相互牽制,防止對手透過這項技術形成超出自身可控的霸權。
內部危險逐漸浮現
而在這多方角逐的格局之下,“寂靜之鏈”內部並非鐵板一塊。正如李明瞭解到的那樣,組織的領導層現在分裂成為兩個派系:一派以陸成楓為首,堅信“計劃鳳凰”必須不計代價地推進;而另一派由多名技術專家和實驗室主管組成,他們對專案潛在的倫理問題和風險深有疑慮,認為應當放緩節奏並進行更多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