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網站評的,某某地方電視臺年末叫了一堆人湊熱鬧是個人都能領的玩意。
這份職業劃分出了很多軌道,但這個年代大部分人心浮氣躁,哪能靜下來心來去琢磨藝術,老了以後的老藝術家頭銜有什麼重要的,老了就老了,反正別人也忘了,倒不如風華正茂地光鮮退場,多年後熒屏劃過,浮光掠影的精緻面容還能引起一些驚歎。
應昭的心思是在演戲上,但也僅僅是這樣了。
她永遠給人一種摸不清的感覺,不知道怎麼去正確估量,也不知道怎麼去定義。
喏,又接了倆本子。
一個配角一個主角,配角是個古裝劇,一個三觀歪得理所當然話多你還講不過她的反派,同樣死於話多的電影搞笑片角色。
主角的那個是都市愛情劇,特別特別愛情,還是個姐弟戀,劇本倒是不瑪麗蘇,畢竟女主角三十五六除了生活自理有點存款剩下的都是滿屏的嫁不出去,男主角是個大學生,小男孩,因為一系列搞笑的事情最後在一起的事兒。
這種本子得炒才能火,不然就是溫溫吞吞從開播到結束,估計都是那樣。
他也算是明白應昭純粹是玩兒來的,她也沒拿出給喬含音挑劇本來的上心,完全是看到這個,我沒演過,角色還行,就演了。
至於怎麼演,反正她也演的也不會讓人尷尬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