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朕只想飛昇上界當仙人。
他們吃丹藥吃死是因為吃的是方士煉的,那群人若真能煉的出來早就自己吃了,還會給皇帝?全是一群學藝不精的廢物。
而朕不一樣,朕不僅通讀儒家經典,擅長權謀之術,對道家典籍朕更是倒背如流。
人一定要靠自己,朕這丹藥可能差了點火候,長生無望但延年益壽沒問題,你們難道沒聽見後輩說我活了多少歲嗎?
成祖之後到我,歷任皇帝中我是活的最長的,這說明什麼?
說明我的丹藥只是差一點火候而已,只要稍加更改,修仙長生近在眼前。
————
【而嘉靖帝還有一件事更為著名,把大胖扔出太廟。】
————
大明 北京
太廟內扛著朱高熾小跑起來的朱高煦哈哈大笑。
“大哥,還是弟弟好吧?”
“你後代把你扔出去,弟弟可是扛著你走的。”
“抱緊我,我要加速啦。”
嗖,嗖,嗖。朱高煦快如閃電,如猛虎下山一般,快步向宮內跑去。
————
【太廟在夏朝時稱為“世室”。
殷商時稱為“重屋”。
周稱為“明堂”。
秦漢之後稱為“太廟”。
最早太廟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後來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廟。】
【有的王朝是七廟,有的王朝是九廟。】
【明朝是九廟,最開始的模樣也不是如今一般,而是一人一座廟。
但是如果瞭解古代祭祀典禮的應該知道,實在是過於繁瑣、折磨人、並且浪費時間。】
【朱元璋秉持著“時間就是金錢”的觀念,大手一揮,七廟合一。
把祖宗牌位請進同一個廟宇,祭祀就統一祭祀,只需要祭祀一次即可。】
【如果祖宗太多,九個位置不夠怎麼辦?
那就需要用到祧廟。
祧廟一般來說和太廟相對,明朝祧廟能夠供奉的人數也是九人。
把祖先從太廟請出來然後送到統一的地方儲存供奉,這種被稱為祧廟。】
【很多人有一個誤解,即嘉靖帝把大胖扔出去是為了自己父親騰位置。
過程、結果都沒錯!
原因錯了。】
【洪武年間,朱元璋修建的宗廟仍然按照古制,一人一間,供奉了四位先祖。】
【朱元璋的高祖——朱百六,被朱元璋追贈德祖,諡號玄皇帝。
朱元璋的曾祖——朱四九,被朱元璋追贈懿祖,諡號恆皇帝。
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被朱元璋追贈熙祖,諡號裕皇帝。
朱元璋的父親——朱五四,被朱元璋追贈仁祖,諡號淳皇帝。
但堂堂大明開國皇帝的父親,名字實在是太不雅了,朱元璋也算是有史可查為父親取名第一人,為父親取名——朱世珍。】
————
大漢 長安
劉邦瞪著張良、蕭何,朕剛才說要幫父親取個好聽的名字,你們說不行,肯定不會有人這樣做!
那現在呢?
張良、蕭何也是面面相覷,還真有人給父親取名啊……這世界變化那麼大的嗎?
不僅諡號變得又臭又長,還可以給父親取名?
————
武周 洛陽
“阿嚏,阿嚏。”宮人拿來大衣為武皇披上。
到底有多少小哥哥在想朕?
————
【洪武八年,朱元璋覺得一座廟一座廟的祭祀實在是太浪費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