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新寄回家的信裡,除了同學被挖牆角的事,他還剖析了一下自己的心態。
他很感謝前兩年胡美麗費勁巴拉的讓他回城,也很慶幸,跟著林向南長了不少見識。
什麼冰箱彩電洗衣機,想要現代化的生活,在國內,只要努力一點,也是可以辦到的。想住大房子,努力攢錢,不等單位分房,也可以自建或是買個大院子。
像那位孟同學,因為家庭條件一般,住的是城郊的窩棚,他連上學都是斷斷續續的,一出國見識到別人跨時代的生活水準,當場就被打擊得夠嗆。
現在國人的人均住房面積,還不到5平米,全民溫飽都還沒做到。孟同學在國內的生活狀態,其實就是活著。
因為切實的下過鄉,吃過苦,林向東在信裡雖然譴責了那位孟同學,但也表示了理解。
“……他這麼做,品德有些卑劣,我做不出來…… 但我也理解他的做法,人的本性,就是想過好日子,而且他接觸的老師和實驗室是頂級的,對比下來,他可能會感到絕望…… 與其回國做歷史的塵埃,不如留在這裡發光發熱……”
沒經費沒裝置,想出成果,難度超級加倍。
關鍵是華國的技術,起步還晚。
國內外的差距,林向東還有其他大部分同學都知道,但還是決定回國。
林向南看完信,就忍不住點評,“大家的想法都太悲觀了。什麼二十三十年之後,姓孟的都已經成了世界級科學家,拿諾貝爾獎了,某人還在國內攻克發達國家的技術封鎖。”
“等等,這個某人說的是誰?”林向南仔細審了一下前後文,懷疑的說道:“這某人不會說的是我吧!”
相隔千萬裡,拉踩應該也拉踩不到她身上吧?
“肯定不是你啊。你沒看你大哥誇你呢,還在外面替你說好話。那姓孟的賣國賊,也好意思跟你比,你可是咱們老胡家跟老林家……”
話說到一半,瞄了一眼正在逗孩子的顧振華,胡美麗補充道:“還有老顧家,咱們一大家子的驕傲。”
林向南偷偷磨牙。她仔細閱讀原文兩遍,非常確認,那個被拉踩的某人,就是她!
誇她的時候,林向東生怕她不知道,用的大名。寫到同學們的議論時,林向東就用‘某人’‘那位同學’代替。
“要不說我大哥是文化人呢。這說話的藝術,槓槓的啊。”林向南咬牙切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