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一章 光復(2 / 4)

由此可見天子對趙岐治恩遇信任有多深。

但趙岐呢這邊剛離開皇宮,就去登門拜訪了溫和派的領袖趙謙。

二人屏退左右,密語,其中趙岐擊將他在皇宮中聽到的都告訴了趙謙,最後還頗為擔憂道:

“陛下太過急切了,如今泰山軍已入關,無論做什麼不都得先將此賊擊破呢而泰山軍的厲害,你我都知道的,此番陛下將東面事皆交給我,我實乃沒有信心,只能做好死的準備。”

趙謙聽趙岐這般說,只以為對面在宮裡已經苦勸過陛下了,是陛下不聽繼續要一意孤行。

所以他也只能無奈嘆了一口氣:

“陛下太年輕了,趙溫等人只不過說了幾句民心在漢,陛下就全然不想著其他的應對,吾恐這一次,是你我之間最後一次見面呀。”

說完,兩人抱頭痛哭。

之後,趙岐匆匆離開,帶著天子的節度、黃鉞還有金根車踏上了西行之路。

也許再次回到驪山大營的趙岐並不知道,正是他在這件事上的左右逢迎,才讓事情陷入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當然,事情最後發展到這個地步,全部歸咎於趙岐,那也沒有必要。

實際上,趙岐本人的宣告非常不錯,其人處士守節素為關中人稱道,再加上嫉惡如仇、毀家報國的行為,可以當之無愧說一句直臣了。

但趙岐在江湖上能直,到了朝庭上,這變色龍的味道卻越來越濃厚了。

不過趙岐本人也不是無底線的妥協,他其實是有自己考量的。

那就是他對皇帝那邊表達強硬,是希望皇帝那邊能保持漢家的威儀,不要在和董卓的關係上一直處在退讓的一邊。

而他私下去跑到趙謙家裡表達虛弱的態度,其實是暗示趙謙在朝廷的時候多斧正斧正皇帝,在皇帝頭熱的時候,能在旁邊降降溫。

但命運的殘酷就是,好心卻在辦了壞事。

現實很快就給了趙岐一記大耳光,不僅泰山軍入關後勢如破竹,就是長安也在他離開後,爭鬥越發洶湧。

而且趙岐更不知道的是,就在他離開驪山大營回長安的時候,另外一處,也就是段煨所在的大帳,也迎來了一個陌生人。

那人正是負于禁所令,來驪山和段煨商談的史阿。

也正是這個疏漏,造成了後面整個局勢的崩壞。

……

在皇帝在前殿召開尹霍討論會的當日,一直固守在鄭縣的泰山軍忽然向著驪山方向出擊了。

彼時趙岐帶著所部三千吏士,於渭水南岸列陣迎敵。

在他們的東面,正是段煨所率領的八千涼州兵,就列在驪山腳下。

但誰也沒想到,趙岐這邊隊伍才列好,忽然就聽說前頭驪山的涼州兵已投降了。

大驚失色下,趙岐還想繼續堅守,但很快就被泰山軍一衝就破。

因未立壘,各軍紛紛潰退,亂兵一下子沖垮了陣型。

當時,趙岐不顧老邁之軀,向前方潰退下來的吏士叩頭,請求他們激發天良,為了漢室再拼一把。

但眾潰兵早就嚇破了膽子,連泰山軍的影子都沒看到就已經喪失了勇氣,所以皆不理會趙岐,向著南面一鬨而散。

趙岐獨木難支,只無奈能隨潰軍一併撤往了霸陵一帶,那裡還有兩萬的河東兵,可以繼續抵抗。

可等到下午時,他們退到了霸陵時,卻見這裡已空,一問才知道河東兵早就西行了。

這下子,趙岐絕望了,知道大漢再無機會,於是在霸陵旁的亭舍裡,吞金自盡了。

臨死前,他留下了一封手書,以別僚屬親友。

他要告訴歷史與後人,此戰不是罪不在他趙岐,而在段煨背叛朝廷,喪盡天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zhongzhu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