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梅氏宗族還是他梅乾自己,那都是最好的選擇。
當然,梅乾也明白,天下戰事已到了尾聲,像他這樣降俘出身的,如果沒有殊勳,其實也就是混個平淡。
但梅乾偏偏還就有這個立下殊勳的機會。
他很明白為什麼有那麼多降將在,徐晃獨用,而是非用自己。
不就是因為他梅乾熟悉淮西的軍情,瞭解壽春的虛實
所以梅乾也將淮西之戰當成自己撈取軍功,仕途上升的最佳路徑。
為此,在徐晃駐紮在八公山的當夜,梅乾就親自寫信給南面的梅成,說服他盡起宗族部曲,北上壽春,以為內應。
是的,裡應外合,這就是梅乾給徐晃的建議,也是他們梅氏一族入泰山軍的投名狀。
而徐晃答應了。
但在梅成等人來之前,徐晃還是得靠自己。
正如王上總說的那句話:
“靠山靠海都不如靠自己。”
……
徐晃攻打壽春的第一步,不是什麼衝車巢車一應俱上,而是開始老老實實的建浮橋。
可這不都過了淮水嗎,怎麼又要修浮橋呢
其實這就要說到壽春具體的地理情況了。
壽春北面是八公山,但在這中間還有一條淮水的支流。
而在這寬闊的支流上,又有數座河中島,上面都佈置了數股淮南兵軍砦,專門用來斷絕泰山軍架設浮橋。
既要架設浮橋,又要阻擋河中島的敵軍,這任務不是一般的艱難。
但這並不能難倒徐晃,因為他有任峻和他的架橋營。
此刻,就在大軍一字排開時,任峻和他的架橋營並數千民夫就開始在支水北岸開始有條不紊的搭建浮橋了。
從汝南等地徵集來的小舟,這會都被派上了用場,他們以木板相連,短時間內就形成了一段橋面。
然後城頭上觀望的吳景和孫權就這樣看著對岸的浮橋一點點長出來,越來越靠近河心了。
此時,壽春城頭上,氛圍十分凝重。
這個時候,孫權還是忍不住了,率先對吳景說了一句:
“舅父,不如派人出城支援河心以阻敵軍浮橋”
但吳景隨之苦笑道:
“二郎,咱們這哪裡還有什麼人能派出去我就是派了,那些只要一出城一定一鬨而散。”
孫權沉默,明白舅父說的是什麼意思。
此前被舅父誆入城內的芍陂兵這會已經醒悟過來,明白是被當了炮灰了。
那些人本以為能入城吃穿不愁,誰成想一入壽春就聽說府君剛打了敗仗,幾乎將主力全扔在了淮北。
那會要不是舅父加倍賞賜,又以威信背書,那些芍陂兵只不定就譁變了。
但即便是這樣,如今大敵在外還行,這些人還能守守城,可真的被派出去了,一定一鬨而散。
農民是不聰明,但也沒傻到以自己拿鋤頭的手去拼人家老卒的。
於是,城頭上又一次沉默了。
這些江東、淮南的精英們此刻不得不接受一個現實,那就是他們真的無能為力。
或者更殘酷一點的說法是,聽天由命。
也許是壓得難受,吳景自己倒是說了一句話:
“諸君也不用過於驚慌,那河心洲上的守備是當年主公麾下的精銳武士,此前一直佈置在外線,當可以阻敵軍浮橋。”
果然,吳景這邊話音剛落,前方戰場上就有了變化。
只聽河心洲上鼓聲四起,驚起無數鷗鷺。
在密集的鼓點中,一輪輪箭矢從河心洲射出,向著正搭建浮橋的民夫們覆蓋射擊。
看著遠方黑壓壓的人群成片在倒,吳景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