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 遼東(3 / 4)

和齊國的壓力,燕人向著燕山以東,也就是現在遼東半島的位置開始開拓。

在這片地區,有一塊廣闊的平原,叫遼河平原。

其北面為松遼平原,西面是日後蒙古人佔據的蒙古高原,南面是渤海、東面則為日後的朝鮮半島。

同時,在地理上,遼河平原還有三條巨大的山脈給遮護著。

在它的西北面,也就是它和蒙古高原交界的地區就是鮮卑山,也是日後的大興安嶺;在它的西南面,則是龐大的燕山;而在它的東面,則是綿綿長白山。

可以說,遼河平原就是燕山之外的一塊獨立的地理單元,無論哪個民族據此,都能割據一方。

而萬幸,燕人率先進入到了這裡,並開始經營這片地區。

之後秦漢一統,依舊佔據著這片平原成為此地主人。

但當年的燕人也發現了,這片地區的威脅更多的是來自更北方的漁獵民族,這些東胡人、肅慎人,往往會在秋天南下襲擊漢人的耕作區,以獲得足夠的糧食來過冬。

所以當年的燕人就依託鮮卑山和長白山,在中間修建了一條東西走向的長城,專門抵禦松遼平原的胡人南下。

而這一長城就成了農耕勢力和漁獵勢力的分割線。即便是當年武功赫赫的漢武帝在擊破衛氏朝鮮後,也並沒有再向北開拓,依舊維持著現在的勢力範圍。

因為大自然的嚴酷寒冷總是比個別人類的雄心壯志要更為有力量。

而現在這片遼東地區,就是漢家在燕山以東的漢四郡。

但即便漢家佔據這片地區已經數百年了,但依舊不要高估中央對這片地區的掌控力度。

在更多的時候,漢室對這裡普遍採用著羈縻的行政措施,只是到了日後鮮卑興起,為了抵禦鮮卑人順著鮮卑山和此地的烏桓人勾連,漢家才在這裡設定了遼東屬國,開始直接管轄境內的烏桓人。

之後的百餘年裡,漢家在這片地區和鮮卑人反覆廝殺爭奪,並最終以漢人的勝利告終。

其中無數漢人將星就是從這片地區成長起來的,如已經死在中人亭大戰的公孫瓚就是在遼東屬國長史的位置上扶搖直上的。

而為了維持這條燕北長城防線,漢家在這裡構築了完整的烽燧警戒系統,每燧相各五里,每燧有兵十人。

而在這些烽燧防線後的就是漢人的屯墾區,因有遼河的滋潤,這片地區即便一年一熟,但依舊能養兵數萬。

而這些屯墾區就為這些烽燧源源不斷的提供著兵源和物資。

換句話說,只是靠著遼河流域一地的平原,此地就能完全供養這條北面防線,這就大大減輕了中央的負擔。

只是到現在,隨著漢室崩塌,幽冀一帶的漢家政權開始全面瓦解,如今的遼東地區也越發成為一座孤島。

那些不被泰山軍所容者,除了南下青州的,剩下的全部都從燕山山脈的通道流入進了遼東地區。

這些人為遼東地區帶來人口、財富和文化的同時,在政治上越來越反泰山軍。而且因為這一集團內大量的北胡軍將的存在,他們與當地的鮮卑人、烏桓人的關係開始發生了轉變。

在過去,長城以北為引弓之國,受命單于。在長城以內,冠帶之室,漢家制之。

但現在,遼東四郡這片土地上卻開始出現了某種胡漢合流,而這次行動就是這一趨勢的表現。

而張衝也正是看出了這一趨勢的轉變,才不得不將大部分的精力用在遼東地區。

因為這件事的後果非常恐怖。

且不說日後歷史的最大變數就是來自東北地區的鮮卑人,就只說現在,以胡人之武力,配以漢人之制度,如不重視,這一地區很快就能形成一個威脅泰山軍後方的絕強武力集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zhongzhu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