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床榻,國家又如何能睡得下去?
而像劉松這些公族子弟呢?值此危難之際不思報國,竟然還敢棄軍而逃?不殺他,他黃琬如何帶軍,不殺他,如何對得起蜂亂以來戰死疆場的義士?
殺!
這邊劉松耳鼻被割,慘叫連連,那邊陣內,找不到自家郎君的吏士再耐不住,各自突圍逃命了。
和劉松的怯弱怕死不同,楊氏的楊敢卻不愧是赳赳老秦人。從最開始接敵,他就帶著扈兵處在最前線,所進攻的正是李大目麾下的左曲將張南。
張南算智將,武力只能算一般,所以正碰到楊敢這種驍銳就頗為吃勁,一時陣線被那楊敢衝得搖搖欲墜,幸虧李大目看出不好,連帶著扈兵上來支援。
當吏士們找到楊敢時,他們的郎君渾身是血正退了回來,那邊正要換刀,廝殺一刻,楊敢手上的刀都砍崩了四把了。
突然看到麾下吏士過來,楊敢虎目一瞪,就罵道:
“誰讓你們過來的,你們不在,下面弟兄們如何安心廝殺?”
聽自家郎君還說這些,有幾個直接就哭了,一把抱住楊敢:
“郎君,還哪來的弟兄們啊。敗了,都敗了啊!後面衝來的泰山賊漫山遍野,殺都殺不完,咱們趕緊走吧。”
楊敢第一個反應就是這些吏士貪生怕死,所以他看了眼陣後,只見自家楊氏的小旗到處在跌落,再看自己友軍,也就是劉氏陣內,那高掛的劉字大旗並那專屬華陰劉氏的紋章族旗也在緩緩飄落。
此刻楊敢才醒悟,真的敗了!
像他們楊氏和劉氏這樣的公族子弟,在前古幾乎就是類比諸侯大夫的規格,都有自家的族旗,紋章。每個紋章的圖案都是自己家族的歷史和典故。
比如他們華陰楊氏的族旗是一面雀鳥獻草旗。這是當年他們這脈老祖楊寶的典故,是雀鳥獻草報恩的事蹟。而他們華陰劉氏的族旗是赤龍在田圖。赤龍旗也是他們劉氏子孫專屬旗,因為他們劉氏是上古帝堯之後,帝堯就是赤龍轉生。而在田圖,就示意他們華陰劉氏的源流是出自高祖之仲兄劉喜,其人就是好田業!
每一面族旗都是一個家族精神的象徵,現在連劉氏的族旗都被砍倒了,看來劉氏真的敗了。
但有些人偏就是在危難中更見英雄之氣。
此困厄之間,楊敢仍然振奮道:
“諸君,我楊氏世守漢室之恩,沒有漢室就沒有我們楊氏如今。如果大漢真的要亡的話,一定要用鮮血獻祭的話,那必然就有我楊氏一脈血。”
在場八名吏士在郎君說這話的時候,就知道了楊敢的打算,眾人皆不說話。
見大夥沉默,楊敢嘆了口氣說:
“非我楊敢要逼死你們。只因我楊氏受漢四百年之恩,大漢飄搖間,豈能無一二仗義死節之士。再且,大丈夫留於天地之間,不過三十哉匆匆,而如能用一腔熱血留名青史,我們的義烈必能流芳千古。”
“死則死矣,為國而死可乎!”
“二十年後,我們還是一條好漢!”
“反正我這百十斤就是楊氏養的,現在送回去又如何。”
“我不怕死,就怕殺得不夠痛快!”
這些話,或是壯烈或是義氣粗豪,但在場都願意隨郎君逆擊。
正是那句話,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楊敢和八義士沒一個孬的,死則死矣,不能墮了這身烈氣。
(
是以,在眾兵皆倉皇北歸時,唯有楊敢和八義士奮身逆擊,直直就撞向了李大目的扈兵中。
可惜,他們撞的是李大目的扈兵,也幸虧,他們撞的是李大目的扈兵。
那楊敢一馬當先,向著一個雄壯異常的虎士猛一個跳斬,但被那人一個橫刀給擋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