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以此到縣裡換取鹽。
除了這些,鄴城附近根據地的分田戶們,尤其是已經結成農社的,都需要承擔支前任務,一方面是運輸物資,一方面是組建擔架隊來救助傷員。
但無論如何,戰爭都是非常消耗民力的,尤其是現在春耕在即的情況。
張衝這一次北伐為何只打到趙國北部就是考慮到了這個現實因素。
但好在,這一定程度的消耗和將要獲得的收益來比,無疑是划算的,也是能扛的住的。..
也幸好有那批敖倉粟極大的減輕了鄴城人民的負擔,不然泰山軍也不敢如此頻繁的征戰。
但泰山軍要面對的最煩還不是這些戰備的徵集和準備,而是如何將它們運輸到前線。
實際上最佳的運輸方式當然是依靠水運。
泰山軍也在原有漢軍魏郡舟師的基礎上建立了一支水師,然後濮陽那邊又還有一支大河舟師。
但很可惜,在泰山軍從鄴城到襄國的二百里距離上,沒有一條河流可以為泰山軍所用,換句話說,泰山軍要想北上只能依賴陸路運輸,那這個耗費就大了。
要是後面再北上進攻冀北四郡,都靠陸路的話,不僅機動慢,還空耗錢糧。
說到這裡,河北地區就比中原地區要差在這裡了。
中原地區水網縱橫密集,所以能快速機動。但河北地區因為大多數河流都是從太行山地區發源的,而河北地區就是西高東低的形勢,所以河流自然多是東西走向。
所以河北地區的東西之間的聯絡就要比南北之間更密集。
日後曹操為了克服這一困難,也還是修建了數條南北向的運河。現在張衝打襄國還行,到日後也還是要老實的挖掘運河。
但現在,張衝只能讓車馬營,加緊製作牛車和手推車,為之後的北伐做最後的準備。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之前泰山軍流動作戰,自然沒有這些考慮的。東西不夠,打幾個塢壁就行了。
但現在泰山軍坐下來了,要認認真真打一場攻防戰,就不得不面對這些。這是一個勢力成熟的必經之路。
承天元年,共和元年,二月十五日。
在一番誓師之後,主帥關羽率領所部左軍校尉部四千,突騎千人,青州兵萬人,浩浩蕩蕩的向著北面邯鄲而去。
在行軍三日後,大軍抵達邯鄲補充了一批物資和隨軍營夫,大軍繼續北上,並於次日進抵叢臺,立下糧臺。
之後關羽令左軍將張南、郭默二將,各領兵一部,分擊邯鄲北部的易陽等地,護衛從邯鄲到前線的糧道。
之後大軍繼續進發,這個過程一直未遇到漢軍的襲擾,顯然對面已經徹底放棄與泰山軍在野外作戰。
大軍行二日就到了寢水,而沮授用心打造的一條防線,檀臺、永年就落坐在寢水之上。
此戰的第一戰就要來了。
當張南、郭默率精兵千人奔襲易陽之後,其易陽令曹坤直接棄城而遁。這曹坤是當年董卓所表,素來就不能籠絡城內人心。
此刻泰山軍提兵而來,他又拿什麼來守於是連夜棄城而逃。
張南、郭默遂兵不血刃佔領了易陽。
而因為之前泰山軍之東征軍一早就佔領了易陽東部的曲梁和列人一帶,於是,從漳水到寢水之間的東西通道就被張南、郭默二部堵住。
這樣整個泰山軍在邯鄲的糧臺的右側就完全被保護住,即便鉅鹿方面的漢軍要想繞後襲擊泰山軍的補給線,也
必須先經過這三城共同構建的防禦陣線。
實際上,漢軍的打算也確實如此。
早在一開始,沮授就與鉅鹿的郭典相約同盟。計劃由沮授這邊擋住泰山軍的正面,然後郭典率兵從側後方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