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和城外的漢軍和談好了。
由許相出城,各公卿相隨,河南漢軍並世家部曲軍兩萬人正式入主洛陽。
在長安那邊宣佈改德後,河南漢軍正式宣佈長安為偽帝偽朝,並擁立偽帝長子,史侯劉辯繼位,繼續以炎漢為正統。
原先的光和年號已經不能用了,於是懵懂無知的小皇帝劉辯就在其舅大將軍何進,許相、袁隗、皇甫嵩等三公,朱儁、袁紹、曹操等一干將帥的陪伴下,正式昭告天下,改年號為共和。
本來關於洛陽的繼任者是何人,河南內部是吵成一片的。
立劉辯為帝,不少人是不同意的,因為這個不合法理。
從宗法制度而言,劉辯入繼大統是因為他是劉宏的長子。但現在劉宏已經被認為是偽帝了,已經不被承認為正統,那這劉辯如何能做君呢
所以這些人就覺得可以從宗室血緣最近的選一人立為君主。
但這事並沒有得到河南上層士卒領袖們的贊同。
本來袁紹也是這個打算,甚至有想過以宗室長者劉虞為帝。但在袁紹入城見過族叔袁隗後,他果斷放棄了這個觀念,轉過來支援劉辯為君。
這裡面有幾個考量。
支援劉辯為君的,主要有他的舅舅何進、司徒許相和袁氏領袖袁隗。
何進的原因自不必說,他之所以願意放河南叛軍入虎牢,除了形勢所迫,更多的就是要擁立自己的侄子劉辯。因為這樣他還能繼續做大將軍。
而對於何進的態度,河南世家們不得不慎重考慮。因為何進代表著南陽方面的態度和一部分黨人大佬。
黨錮解禁後,何進招徠了一大批黨人,比如劉表、蒯越等人,這些人背後都在各地有著非常強的影響力。
所以何進肯定是要爭取的。
而司徒許相支援劉辯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就是為了自己的名聲,因為他擁立劉辯,就不是對劉宏不忠,只是因為劉宏失德,他無奈之下才諫言擁立新君。
但這只是他個人的陰私算計,上不得檯面。如果只是這個原因,除了城內的一部分投降公卿會贊成,其他人是不會被說服的。
但許相厲害就厲害在,此人真的有政治頭腦。
在和鍾繇談崩了之後,他就知道河南漢軍並沒有真的想好如何團結關東諸郡國,這無疑將大大不利於後面的東西對抗局面。
但許相幫他們想到了。
之後他驅車到了袁隗府,直接和袁隗面談。因為在許相看來,這次兵諫,袁隗即便不是背後首腦也必然是知情的。
開始袁隗還和他演戲,一副忠君愛國的樣子,為小兒輩的胡鬧痛心疾首。
但在許相點出河南世家背後的隱憂並告訴他自己有辦法。那袁隗不裝了。
那這到底是什麼辦法呢
這辦法就是效仿周幽王時期的共和一事。當年周幽王無道失德,激起國人暴動。最後幽王逃到彘地,朝廷就由召公和定公共和執政,輔助年幼的太子。之後等太子長成,再還政於天子。
此辦法一出,袁隗大聲叫好。
這許相真的是能人,既解決了日後朝廷法統問題,又將偽帝釘死,然後還將河南世家們作亂的事給遮掩了。
袁隗他們老一派的,早就和漢室綁在一起了。所以他們不反漢室而是反劉宏。用這個辦法,他們依然能借用漢室四百年天命,繼續公侯萬代。
這個辦法一出,城內外迅速達成一致,可以說人人歡心,人人得利。
這裡面,可能也就是袁紹最難過,畢竟他是真的想代漢而不是輔漢。
但此時的袁紹還只能聽命於袁隗,繼續蟄伏。
也因此一事,袁紹想出任一方的心思就越來越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