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城政事堂都花了血本,光是從民戶、里社中收購的草料,就使得草料的市價漲了一半。
這還是泰山軍利用里社這個基層機構來收購的,要是直接從市面上買,那怕是漲個三四倍也是可能的。
不過雖然這次收購草料頗有點手忙腳亂的樣子,但也給政事堂諸公上了一堂生動的課。
以前泰山軍的這些智庫們在推行里社制度時,更多的是從土地和行政去考慮的,認為這是泰山軍的立業之基,是合法之石。
但這一次利用里社收購草料,卻給諸門下見識到了里社制度的另一個巨大作用。
那就是它可以以一個非常低的成本去汲取社會資源,今日他們可以透過里社收購草料,明日就可以收購其他農物。
而且透過財政而不是行政命令,讓這種汲取物資的手段更加溫和,也讓效率得到了提高。
可以說,由泰山軍結合此世情況的里社制度,終於成為了一種調動社會資源、分配社會資源的抓手。
也因此,它必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會成為大太的祖宗之法。
此外,這一次政事堂之所以能這麼迅速配合中原大本營開展賑濟活動,也和度滿這一次乾坤獨斷有關係。
當張衝在河洛地區大敗袁紹後,當時鄴城方面就形成了共識,認為下一階段大太的戰略重心就是經營中原。
雖然後面度滿他們在和洛陽的張衝交換了意見,得知王上在東西兩面的考量,清楚雖然東面很重要,但西面的關中卻可能隨時有變故。
所以當時張衝這邊更多的是負責關西那邊的準備,也有了之後先關西后關東的戰略規劃。
但誰也想不到,關東局勢變化太快,本該是死對頭的青徐竟然出現了聯合,眼見著青、徐、揚三州在江淮地區對中原形成了新的包圍網。
當時張衝立即決定將攻略重心重新放在中原地區。
實際上,在當時的鄴城方面看來,這才是正確的道路,因為泰山軍在中原地區本就是有根基的。
先是泰山的關羽在汶水地區堅持苦戰三年,然後是魯中南、河濟兩個地區的根據地像巨大的磁石吸引著中原地區的人口,成為泰山軍在東方的活招牌。
所以,論經略中原,泰山軍先天就比江淮群雄們要有優勢。
而且,中原這個地區太重要了。
雖然經歷了三個月大旱,又頻遭戰亂,但中原地區不論是戰略地緣還是人口、文化都是帝國最核心的地區。
當時鄴城的度滿就在寫給張衝的奏疏中強調了中原地區對大太的重要性。
在其奏疏中,度滿開宗明義就是一句話:
“得中原者得天下,得中原民心者得天下。”
短短一句話,將中原之於大太的重要性強調的一清二楚。
而現在,中原地區的形勢出現了巨大變化。
隨著江淮群雄的結盟,他們正將勢力侵入中原地區,其中泗水附近的梁、沛等地已經有不少豪強倒入了徐州。
如果泰山軍不能迅速佔據中原地區,不能恢復中原生產,那在南北的對抗中,泰山軍會困難重重。
所以,在當時張衝還在派遣于禁西征關中的時候,度滿就力排眾議,先行下發了調動草原的牛群南下冀州的決定。
做了這些,度滿才將他對中原形勢的看法和我軍的應對俱寫了條陳,發給了河洛行營的張衝。
在寫下這些條陳的時候,其實度滿已經有了某種覺悟。
那就是別看他好像是對的,但他的行為從本質上卻是侵蝕了大量屬於王上的權柄。
將數萬頭草原牛運到中原,中間涉及多少任命,錢糧,整個行動的開關就是政事堂直接決定了
雖然度滿在事後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