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諸軍對大本營鼓聲的呼應。
此刻,戰鼓擂動,軍令已下,原先還在猶豫的攻城軍明白了上面的意思,開始有序的整備著陣型。
此時,天上的大雪越下越大,落在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泰山軍子弟的肩膀上,很快就落成了小堆。
但很快,這些雪堆就在泰山軍子弟的奔跑中再一次掉落在地上,然後被後面的泰山軍吏士重重的踩上一腳,變黑了。
這一次,諸多泰山軍對京都發起的進攻是非常有針對性的。
他們逐步將兵力從原先的東北角陸續安排到了京都的東面,尤其是已經坍塌了的東北角更是成了泰山軍的重點攻擊物件。
很顯然,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前幾日公卿子弟們的出賣,泰山軍一下子就抓住了京都最大的防禦漏洞。
原來,京都的南北兩牆,都是有兵道直連南北二宮的。其中南宮通向南城牆,北宮通向北城牆。
所以此前泰山軍在北面重點攻擊的時候,朱儁很容易就從北宮調集軍力支援到城頭上。
而如果對於東西兩面進攻,由於不能直連南北二宮,援軍就需要先從南北兩面繞道,這樣一來救援的時間就大大增多了。
而相比於東面的寬闊,西面的城外有大量的苑林,大大影響了泰山軍的軍力展開。
所以,東面就成了最能發揮泰山軍優勢的主攻面。
而這個任務毫無意外又交給了趙雲的控鶴軍。
此時,徐晃聽著東面傳來熱浪的喊殺聲,心裡還是頗有點酸的。
但他很快振奮,對左右道:
“咱就不信,咱們飛虎軍不能第一個登上城頭。”
“傳,告訴前軍弟兄們,這一次誰能給我徐晃漲臉,我就將自己那藏在鄴城家中的好酒送給他。”
在場人紛紛大呼,他們當然明白徐晃說的酒確實是酒,也不是酒,那是一個機會。
於是,前軍奮勇,先是拋石車對北城上的檣櫓轟炸,然後是金墉城上的射聲軍箭矢壓制。
這一次飛虎軍換上了特製的石彈,每一個都足有百斤,能發五十步,這些石彈都是民夫們打磨好的,有了大批京畿百姓的加入,泰山軍的人力從來沒有這麼充裕過。
大量的石彈精準的轟炸在城牆上的檣櫓上,飛濺的木屑和石碎在城頭上造成了濺射性傷害,到處都是一片血淋淋的哀嚎。
泰山軍的發石機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所以漢軍自然也有應對。
很快城頭上的守軍就搬出塞滿糠的布袋,堆積在城頭上,以減少這些濺射傷害。
而在後方發石機的掩護下,泰山軍推著雲梯、編橋、撞杆、鵝車、洞子之類的攻城器械就衝了上來。
泰山軍的雲梯並不是一個簡單的梯字,而是一座巨大的可以移動的體型平臺。
在下方的巨大木輪的推動下,雲梯被緩緩的推上了城頭。
在每架雲梯之後都跟著二十名弓弩手,二十名牌楯手,六十名突擊手。
等雲梯架在城頭後,牌楯手們會先幾人一圈,護住幾個弓弩手,然後弓弩手再用箭矢壓制城頭上的反擊,以掩護突擊手攀爬雲梯。
此前的突擊成員因為要一手拿楯,一手爬梯,嘴上還要咬著刀非常不方便。
之後工匠營改進了牌楯,在後面又加上了個鐵環,這樣就可以用臂膀套住牌楯,然後手就能空出拿刀,大大增加了攀爬的速度。
在雲梯車在運輸泰山軍上城的時候,其餘部隊也將各類攻城設施運送到了城下。
其中搭建一條運兵道,泰山軍用一種叫“洞子”的窩棚,這些移動的窩棚可以拼接為一條通道,在頂棚上覆蓋溼毯或者牛皮,以防火箭,然後泰山軍就可以從這條洞子搭建出的運兵道,一路從軍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