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著自己的里社。
而之前朱儁在防守戰中也不再徵求他們的意見。此時的公卿們甚至覺得朱儁的這些人又是來搜刮他們的。
也曾有一些公卿子弟對長輩們講過唇亡齒寒,覆巢之下無完卵的道理。
但卻被長輩們訓斥:
“小兒輩懂些什麼你知道的這些,我在你這麼大的時候就已經知道,而我現在懂的,你卻如何也不瞭解。還來教我做事”
有些長輩傲慢,不解釋其中的道理,直接威壓了事。
有些卻也為自家子弟講述這裡面的道理。
原來對於公卿們來說,公與私是分明的。在防守京都中,如果在和泰山軍的戰鬥中將十餘代積蓄消耗掉了,那和被泰山軍劫掠了有什麼分別
難道給你朱儁用就不是用了
這還是打贏了的結果,而如果打輸了,這些人又會因為在守城戰中資助了朱儁而被牽連。
而且在他們這些人看來,後者的可能要遠遠大於前者。
甚至,不少人已經暗暗下好準備等泰山軍入城後就迎接他們,畢竟哪個新朝不需要幾個遺老來裝點門面了
只是目前這種看法還是私下的,並不佔主流。
那些前來索要竹子的漢軍大多都是城內的北軍出身,家裡哪個和這些公卿不是沾親帶故的甚至他們之中不少人就是這些人的門客出身。
所以在面對主家的訓斥,縱然有著朱儁的手書,他們還是灰頭土臉的撤了回去。
最後,少數幾個怕交不了差事,索性將西市的門牆給拆了,然後取下些竹節木板佈置到了城頭。
至於這效果如何,他們也不管了,反正朱儁都已經臥床不起了,反正他們這些人也不用替江淮兵們守城牆。
之後的數日,京都城就一直在這樣的低烈度戰事中度過。雖然難熬,但也沒多大危險。
而這這個過程中,泰山軍也開始了對京都附近里社進行宣撫。
京都作為天下最龐大的都邑,常駐人口達到二十萬。別看這點人數在後世好像不多,但在這個生產力低下的時代,供應這麼龐大的脫產城市人口那也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在維繫這些京都人生活的物資中,如粟米、衣帛倒是可以從天下其他地方轉輸,但一些日用的如薪柴、蔬菜等事物都是從京都附近的莊園產出供應的。
而京都所在的河洛盆地是華夏開發最早的片區之一,無數的莊園、里社在這裡星羅棋佈。
而泰山軍五六萬大軍佈置在這裡,不可避免的就要處理和這些地方上的關係。
對於這個,泰山軍都是做熟了的,自有一套成熟辦法。
他們一到地方,就在鄉間裡社張榜安民,又讓嗓門大者,騎馬遊走這些里社之間,不斷宣講著泰山軍的政策。
這些政策歸根結底就是一條:
“不殺人”,“不相擾”。
這是張衝在北邙山大本營照發全軍的指示。如今正是攻略京都的關鍵時期,這個時候不宜在地方上大肆行動,激發土豪變亂。
所以,各軍按照各自畫好的片區,開始和這些地方接觸,達成暫時的統戰。
而與此同時,泰山軍還在地方上大肆採購,以市面價格的一倍來採買物資、招募民夫支前。
而所到之處,泰山軍照常救濟貧民、老弱,將泰山軍的底色亮給了這些人看。
他們泰山軍就是窮人自己的隊伍。
一開始,京畿附近的黔首百姓們都將信將疑,甚至原先很多都要舉家向著南方遷移。
但等看到泰山軍是真給錢,而且給的還特別大方,他們就開始愈加信服。最後到了,凡泰山軍所言,必是真的。
他們記住了那些宣撫吏士們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