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二日這漳水邊的戰事就這樣結束了,但這一天,在朝歌修整的張衝部也在開展一場激烈的討論,這軍議的討論結果也決定著河北戰場最後的演化。
十一月十二日,朝歌。
這裡已經是泰山軍陷城的第三日,得益於泰山軍出色的軍紀,城內各姓都已安堵如故。
在九日雪夜,泰山軍破城的時候,淇水大營發生軍變的訊息也在前一日送到了張衝手上。
送信來的是泰山軍西征軍主帥丁盛的扈兵。
這信中言說自十日開始,淇水南岸的漢軍大營就有異動,不斷有附近駐點的軍隊被召回大營,然後就未再出過。
漢軍收攏軍力的行動讓對岸的丁盛大感意外,隨後就時刻緊盯對面的行動。
之後在十一日,對面突然就開始撤退,丁盛立馬率部尾追,但因為對面已經將淇水冰面鑿了,遂被攔於水北。
丁盛也不敢傾出,只能先將情報送給了朝歌的張衝處。
淇水南岸漢軍的異常舉動大出張衝意料,也打亂了張衝原先的計劃。
就在他開軍議準備與眾將商量此事的時候。
風雨中,一輛牛車從西北方向慢慢駛入了朝歌。
他就是漢軍派來的使者,荀攸。
荀攸來朝歌的目的很簡單,就是代表河南漢軍和朝歌的張衝議和的,想讓泰山軍放開南下通道,他們願意回到河南,與泰山軍隔河各安。
沒錯,河南豪勢這幫人已經膽大到敢私下和叛軍議和了。
實際上,在九日夜軍變那晚,他們本打算第二日回師朝歌,準備拿下漢軍在城內的武庫和糧秣。
但很快朝歌城破的訊息隨著劉備到來而傳開了。
劉備九日夜風雪中將軍情傳遞給朝歌城後,並沒有能阻止朝歌城破。
其後,劉備知道城破無法挽回,遂帶張飛等人火速奔向淇水的漢軍大營,準備向大營請來救兵回援朝歌。
但劉備等人一入營,就被控制起來,最後也被曹操等人裹挾清君側。
實際上,劉備等人一開始是要被拉出去斬首的,只因為他們都是河北人,註定和他們河南人心不在一起。
但他們被曹操給救了下來,他看劉備、張飛二人是個好漢子,尤其是知道劉備聲援朝歌的義舉就更是敬重。
於是,曹操作保,救了劉備、張飛等人。但條件是,那張溫的書信一定要當著眾人面燒燬,包括那封送給張讓的也要一併燒了,權作投名狀。
爾後劉備和張飛等人才被押到了後面的營房看管了起來。
劉備這邊一被拉下去,曹操、荀攸和皇甫嵩一系人就開始商議之後的局勢。
現在,回擊朝歌的計劃因為泰山軍雪夜襲朝歌而破產。
不僅糧秣和甲械無法得到後續補充,現在連南下大河的通道也要受到東面的側襲。形勢不可謂不危急。
他們也不是沒想過直接攻擊朝歌。
比如趙融就建議,趁著泰山賊入城未久,還沒能彈壓全城,即刻選輕兵南下。
甚至趙融還暗示可以選孫堅餘部作為死士,反正死了也不心疼。
但趙融的建議被包括皇甫嵩在內的諸校尉都拒絕了。
皇甫嵩是覺得泰山軍一系列的軍事行動已經是相當成功了。只拿這雪夜奔襲朝歌的戰例來說,數百里的穿插奔襲,然後直搗敵人的要害。
這種戰術都能留名青史了。
面對
如此的強敵,誰到現在還認為靠著一兩個小計策,小聰明,就能殲滅泰山軍,那就是痴人說夢。
至於其餘諸多校尉反對的理由就很簡單了,他們都把自己手上的兵力當成第一緊要事。
尤其是經歷過孫堅、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