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女然後自殺了而已。
殺敵零,蕩寇零,政績零,發明零。
但他出名到能把劉禪抬出昭烈廟。
季漢滅亡之後,昭烈帝廟,劉備身邊放的是是劉禪,百姓直接抬出去扔了,把劉諶放在劉備身邊。
後面的朝代放一次,百姓扔一次。
到最後,昭烈帝廟內劉禪的位置,沒有神像,直接放了塊朽木,寓意朽木不可雕也。】
【網友“水神共工”評論: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
清朝末代皇帝抗戰的時候假意投降,說服岡村造反,佔據東北獨立建國,誘殺山本,最後日軍火拼,岡村力戰身亡。
宣統被亂軍殺死,死前高呼:“列祖列宗,我盡力了!”
等勝利幾十年後,在遺物裡發現他最後留下的衣帶詔:願四萬萬子民忍一時之辱,朕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在末代皇帝裡排名第一沒有懸念吧?
範圍擴大點,在所有皇帝裡排個名次沒有懸念吧?
整個清朝的名聲都能拔高一大截!
說不準還能博一個清烈帝的諡號。】
【網友“別打了我服了”評論:
這是一個關於忠義的故事。
故事的開始,是劉關張桃園三結義。
這一拜,春風得意遇知音,這一拜,日月星辰鑑我心。
故事的中間,是三顧茅廬、白帝託孤。
故事的結尾,是漢室衰微,是明主暗投,是大勢皆去。
可我還有一計,可使漢室幽而復明!】
【網友“明州夏侯”評論:
因為姜維的最後一計,為傳承四百年的炎漢,寫下最壯烈的結語。
從高祖斬蛇起義,到漢武開疆,再到光武中興,最後來到季漢,炎漢的火焰被一次次重新點燃。
隨著昭烈帝和丞相的先後離世,漢室的火光終於暗淡了下來。
但在後主已經降魏,炎漢火焰已經熄滅之時,他卻依然想要憑一己之力,將炎漢的火焰再次點燃!
“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讓炎漢之火焰再次燃燒!
決死一搏酬漢室,蜀中猶記姜伯約!】我計不成,乃天命也! 評論區:
〖瀟瀟風雨劍門秋,伯約祠堂亙古留。
生尚設謀誅鄧艾,死當為吏殺譙周。
中原有土都歸晉,左袒無人復為劉。
斗膽盡儲亡國恨,九泉應訴武鄉侯。〗
〖不是因為姜維的最後一計出名,而是這個離間計因為姜維而出名。〗
〖昭烈帝廟供奉的二十八文武,唯一沒見過劉備的就是姜維,而且他的席位還在黃忠之前,如果沒有最後一計,應該只能供奉在武侯祠裡。〗
〖你這話說的,昭烈帝廟難道不是在武侯祠裡?〗
〖什麼昭烈帝廟,明明就是武侯祠。 壞笑·jpg。〗
〖武侯祠裡的漢昭烈帝廟是後來的,原先好像不在那,因為大家都去拜祭諸葛亮,不去拜祭劉玄德,這樣就顯得不太好,畢竟無論咋樣,諸葛亮始終是臣子,劉備是君主,於是後來就弄到一起了。〗
〖劉備:孔明,我就蹭點香火。〗
〖何止,還可以蹭關羽的,白的、黑的、道教、佛教、國內、國外,拜關二爺的可不少。〗
大漢,長安。
“信,與我同敬伯約。”劉邦收起玩鬧的模樣,叫上同舉起酒杯,又問道:“叔孫博士,該如何行禮?”
叔孫博士,叔孫通,漢初禮儀主要由他設計,不過更出名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