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賽跑。
密封:將荔枝裝在竹節裡。
這種方式在明代史料有記載,但最多隻能儲存五天左右。
臘封:在果蒂處用蠟封住,然後完全浸泡在蜂蜜中保鮮。
但無論是哪種方式都離不開快馬加鞭,勞民傷財之甚,終有漁陽鼙鼓動地來之日。
因荔枝而勞民傷財的還有漢武帝,在上林苑特地建了扶荔宮,用以移栽荔枝。
但那個年代在陝西種荔枝,不亞於飛天遁地。
最終一棵也沒活,武帝一怒之下把果農、官員殺了個乾淨。】
大漢,長安。
劉徹問道:“……,朕有這麼殘暴嗎?”
“沒有,陛下可比三皇五帝之仁。”
“仁、德、才、孝、功,縱三皇五帝不及也。”
官員就差把劉徹誇成萬古第一聖人了,心理還得安慰自己:這不是諂媚,這是為天下萬民留待有用之身,使老有所依,幼有所養。
整個大漢,除了霍去病偶爾可以譏諷兩句,無人敢觸劉徹眉頭。
因為他是真的會殺人,殺人比農民除草還勤快。
暫時不殺你,不是因為不敢殺你,而是準備憋一波大的,多殺些人。
官員們深刻相信,要不是有孝道制約,陛下連太皇太后都能宰了。
【到了清朝,皇帝吃荔枝也難如登天。
乾隆年間福建巡撫進貢荔枝樹58桶,共結了220個荔枝。
分荔枝時候,聖母皇太后分了倆,其他人也就一人一個。
荔枝還有一個小跟班龍眼。
古人直接管龍眼叫荔枝奴。
太卑微了,明朝時有文人為其鳴不平:“何緣喚作荔枝奴,豔冶丰姿百果無。琬液醇和羞,金丸玫碟賽璣珠。好將姑射仙人產,供作瑤池王母需。應供荔丹稱伯仲,況兼益智策勳殊。”
龍眼曬乾了就是我們熟悉的桂圓。
跟其他農作物一樣,明朝迎來了一波水果外來的高峰期且都以番字命名。
番荔枝:釋迦果,因其外形像佛頭取名釋迦。
番石榴:芭樂。
白心芭樂和紅心芭樂各有千秋,難分伯仲,芭樂屬於第一次吃感覺好怪,習慣之後就好愛的水果。
番木:木瓜。
目前主流的熱帶水果三劍客榴蓮、芒果和山竹,鄭和下西洋的時候都吃過,但都沒有帶回來。
榴蓮是因為怕冷,近些年我們才開始本土化。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榴蓮這種奇怪的水果多少有點挑戰古人對水果的認知。
想象一下,你給皇帝進貢榴蓮,一開啟是臭的,然後解釋道:聞起來臭,吃起來香。
你覺得皇帝是懷疑你下毒還是你腦子有病?
芒果和山竹則是因為種子一旦遠離果皮溼潤的環境就會喪失活性,難以移栽種植。】
大明,北京。
大胖一拍大腿:“鄭和糊塗啊。”
朱棣愣了愣,隨後無聲的笑了。
兒子終於懂我為何下西洋了,不管什麼東西都得帶回來試試,朕吃不慣,百姓可以吃嘛。
災荒年月,觀音土、草根都能吃,臭一點怎麼了?
“害怕嚇到老爺子,你可以先給我啊!”
“我不怕啊,我吃的慣!”
朱棣:(。?`w′?)!
我還是把他想的太好了,還想著吃!
“來人,去催一下漢王爺和太孫,怎麼還沒來!”
“不用那麼複雜,灑點鹽、倒點醬直接端過來。”
“朕今天親自伺候太子爺進食!”
大胖一巴掌呼在自己臉上,連忙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