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蔔,葉子可以吃,塊根也可以吃。
後來人們培育出專門用來食用葉子的品種叫做菘,寬泛來講就是小白菜一類,再後來透過雜交在元朝時培育出如今的大白菜。
葑是十字花科蕓薹屬植物,而同屬該科有一支,直到今天仍然日日活躍在我們的生活中——油菜花。
油菜花幼年期可以直接食用,成熟之後可用來榨油,古人稱油菜花也直接稱之為蕓薹。】
“可以榨油?居然可以榨油!”
“如何榨?”
油菜最早種植在胡、羌、隴、氐等地。
油菜能榨油對後面的朝代衝擊不大,至少認識這玩意兒的人大多數都知道能榨油。
無非沒見過的,想託人問問這玩意兒中原之地能種嗎?
油菜花榨油首見於公元七世紀的史料,隨後才開始大規模普及。
對於秦漢及先秦時期的人來說,衝擊實在是太大了。
有油菜花的地方一直把它當菜食用,但菜和油是兩個概念啊。
吃菜不頂餓,但往裡面加點油,那就不一樣了。
有油菜花之地,自然是眾人聚在一起,琢磨著如何榨油。
沒有油菜花的地方,思索著去哪裡找。
天幕說是華夏古有之物,按後世的疆域來算,這範圍也太寬泛了。
不過,這不僅僅是一兩戶之事,朝堂已經行動起來了。
……
【菲:也就是蘿蔔。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穩坐中國蔬菜界的兩把交椅之一。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吃著蘿蔔就著茶,氣得大夫滿地爬。】
彈幕區:
『蘿蔔和茶都解藥,所以醫生會氣,藥都白吃了。』
『菲是蘿蔔?那我名字叫徐菲菲算什麼?』
『算徐蘿蘿蔔卜。』
『王菲=王蘿蔔。』
……
【有一種野菜被中國人吃了幾千年,愛了幾千年,卻一直是野菜——薺菜。
究其原因無非是需求和種植難度的問題。】
【剛才提到的這些蔬菜都有單獨的字作為名字,因為這裡面的蔬菜要麼是本土原產,要麼引進的比較早,四捨五入也算本土作物。
但我們如今經常吃到的蔬菜則大多是多個字,如胡蘿蔔、西紅柿、洋蔥、番薯等,其實在蔬菜的名字裡就蘊含了蔬菜的來源、地點與時間資訊。
目前主流外來蔬菜名字的字首無非胡、番、西、洋四種,還有帶海的如海棠、海桐花等,因類目比較少,就不列入。
胡:兩漢到隋唐時期,受絲綢之路的影響,從河西走廊延伸到中亞腹地,張騫鑿空西域帶回來大量的蔬菜瓜果外,當時習慣稱外部人為胡人,所以這時候引進的食物都帶胡字。
如胡椒、胡麻、胡桃。
胡桃:核桃。
胡荽:香菜。
胡蒜:大蒜。
胡瓜:黃瓜。
但其中有個例外,胡蘿蔔是元朝之後才引進中原的。】
明清時期,對外貿易中心由西北轉向了東南沿海,而此時習慣稱外部為番邦,所以引進的作物都帶有番字。
鄭和七下西洋加強了與世界的聯絡,後來番薯、番茄、番椒、番麥、番否等相繼引入。
番薯:紅薯。
番茄:西紅柿。
番椒:辣椒。
番麥:玉米。
番豆:花生。
這些作物的引進影響重大,之前有觀點認為紅薯和玉米的引進是導致清朝人口大幅增長的最重要因素。】
彈幕區:
『華夏本土好像有玉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