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開封府通判!(5k大章哈)(4 / 5)

第二年,原後周轄區內的四十三個州府都設定了通判。

之後的十幾年,宋朝先後滅掉後蜀丶南漢丶南唐等政權,並且在這些新兼併的地區都設定了通判。

通判與知州同領州事,職掌兵民丶錢穀丶戶口丶賦役丶獄訟審理等事務。

各州公文,知州須與通判一起簽押,方能生效。

也就是說,通判雖然不負責具體事宜,但他有一票否決權利。

通判還有權監督和向朝廷推薦本州官員,如果知州不法,通判可以奏告朝廷。

所以通判通常有【半刺】的別稱,也就是所謂的【半個刺史】。

蘇允屬實有些忐忑。

就如胡宗俞所說,他就是個官場新丁。

雖然蘇允對官場的事情不算陌生,但的的確確是第一次進官場,在外面看著好像是那麼一回事,但真正進入官場,那還真是不知道會如何呢。

幾日之後,蘇允來到了開封府衙。

一般來說,開封百姓不會稱其為開封府衙,說起時候,總是稱之為南衙。

並不是因為尚書省在大內之南,稱「南省」,「南衙」猶「南省」之意;

也不是因為開封府在皇宮之南而得名,更不是因為開封府治在宰相丶樞密使居住的東西府及尚書省的南邊,人們習慣上稱之為南衙;

而是因為宋太宗府邸的地理位置而得名。

北宋王朝建立後,趙匡胤封其弟趙光義為晉王,當時晉王府邸的府址在大內和開封府治的南邊。

建隆二年七月,宋太祖以其弟晉王趙光義為開封府尹。

晉王趙光義出任開封府尹後,不到開封府治去辦公居住,而是在自己的府邸處理政務。

自此,不僅宋太宗別號「南衙」,而且開封府和知開封府者也均別稱「南衙」。

比如說之前的胡宗俞,別人可以稱他為胡知府,亦可以稱呼他為『胡南衙』,以區別他跟一般知府。

蘇允輕輕吁了一口氣,想起了胡宗俞跟他說的一番話:「……南衙機構繁雜,爭鬥太多,光是裡面的官員,便讓人聽得頭昏腦漲。

這個衙門裡,有一個知府丶一個通判,四五個判官丶司錄參軍丶六曹參軍丶左右軍巡使丶左右軍巡判官丶勾當左右廂公事……

而士丶戶丶儀丶兵丶刑丶工為六曹次序,司錄二員,六曹各二員,參軍事八員,吏員數百人;

使院則是置十一案,每日行譴錢穀稅賦及刑獄諸般文書,裡面都孔目官丶勾押官丶前行丶後行丶行首等數十人,吏員上百人。

左右軍巡使丶判官與左右軍巡院,左右廂公事幹當官四人,置吏六百人……

光是這些,府衙裡面便已經有上千人。

若是加上下轄的各種倉場庫務數千人,這是一整個多達上萬人的龐大機構。

人們常說三司臃腫龐大,乃是天下第一大衙門,可這南衙,也不比三司簡單到哪裡去。

嘿嘿,別說你一個官場新丁進去,就是老夫進去,也時常感覺到掣肘太多。

所以,這對你來說或許是好事,但或許也是揠苗助長,你須得把握好才是。」

不過隨即蘇允笑了笑,抬腳便往裡面去。

忐忑歸忐忑,那不過因為震驚於其破格拔擢帶來的情緒,對於蘇允來說,卻是很快便想通了。

只要我足夠鹹魚,便沒有不好上的班!

通判自然是位高權重,但若是想要偷懶,卻是再簡單不過了。

若是在偏遠州府,當通判可能不太簡單,但在這京城當通判,卻是簡單得多。

偏遠州府的知府知州,那都是土皇帝,沒有人盯著,他都能夠對百姓敲骨吸髓,但這是汴京啊,不用通判盯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zhongzhuxsw.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