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繼續說道:“邊關之亂,根源在於朝廷。朝廷中各派系紛爭不斷,各自為政,只顧自己的利益而不顧國家的利益。所謂攘外必先安內,要想國家安定、人民幸福,就必須政令通達、一言九鼎。我們必須加強中央集權,統一思想,共同抵禦外敵。”
這番話,牛二說的話語鏗鏘有力,充滿了對國家的熱愛與擔憂。太子和古翰語聽後都深感震撼,深深的為牛二,這份憂國憂民的情懷所感動。
太子宗政的臉上流露出一絲難以言喻的苦澀,他微微皺起眉頭,輕聲說道:“牛公子所言不假。然而,現今這些方略的推行可謂是困難重重。其中最為關鍵的因素,便是父王的態度。若無父王點頭應允,一切皆是枉然。如今的我也只能盡己所能,聽天由命了。”
古翰語的神情充滿了憂慮,他緊鎖眉頭,憂心忡忡地說道:“當下西陽使節的態度異常強硬,咄咄逼人。此前大豐路已被他們攻陷,鎮西關更是如臨大敵,形勢岌岌可危。若不滿足他們那些過分的條件,我們恐怕難以獲得喘息的機會。至於你所提及的政令通暢,唉……我們這位太子,真是日夜憂思,有苦難言啊……”
太子在得知牛二就讀於崇學院後,對他甚是讚賞,語重心長地勉勵了他一番,並鄭重許諾,兩年之後,定會為他謀得一個京官之位,期望他日後能為國家盡心竭力。
牛二聽聞此言,感激之情溢於言表,連忙跪地謝恩。
在歸途中,牛二心中滿是疑惑,忍不住向牛御史問道:“太子儲君之位已定,他日必定榮登大典,成為一國之君,可我見他卻是一臉愁容,這是為何?”
牛御史稍作遲疑,嘆息一聲後,緩緩說道:“你畢竟尚未涉足朝政之事。不過,既你已是我牛氏子弟,又深得太子器重,我也可告知你一些內情。”
“太子雖已受封,但皇帝陛下仍緊握朝政大權,不肯放權。聖上的心思如深潭靜水,令人難以琢磨。
今日他或許會對福王派加以扶持,明日又可能對其進行打壓;今日他或許會讓太子監國,放權任其施為,明日又可能駁回太子的提議,對其嚴加斥責;今日他或許會對宰相大人讚不絕口,稱其為國家的中流砥柱,明日又可能指責宰相結黨營私。
如此種種,皆是為了維持朝中三派勢力的平衡。”
如今國家內有憂患,外有敵擾,太子憂心忡忡,焦慮萬分。他眼睜睜地看著邊關失守,戰事每況愈下,自己雖有救國之心,卻無能為力。但凡他稍有舉動,便會遭到另外兩派的彈劾,甚至還會受到皇帝的打壓和猜忌,以至於終日鬱鬱寡歡。
牛二想起邊關的危急局勢,又想到朝廷內部的勾心鬥角,心中不由得湧起一陣無奈。
牛二回到家來,正好碰到熊百里正在對著空氣罵罵咧咧的,好像很是氣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