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時候真快樂呀!
吃著青團,她想爸爸媽媽了。
接下來的日子裡,五兒把每天早上的練字活動改為了抄佛經,希望能趕在爸爸媽媽的祭日前,給他們親手抄一卷經書去佛前供奉。
本來她是堅定的無神論者,但是穿過來的離奇事件,讓她沒那麼確定了。
現在她寧願相信有神佛存在,人有轉世。這樣的話,替已逝的人虔誠地抄經書,那他們下輩子會不會更加好?
眼睛的不便利讓她抄經很費力,不過也不急,時間還有。抄經最重要的是心要誠,一頁一頁慢慢地累積。
三爺這段時間也比較忙,好像是萬壽節快到了,各地的使者和獻禮的官員都慢慢匯集在京城,人多了事也多,所以根本抽不出空過來。
偶爾過來,陪五兒喝喝茶,簡單聊聊天就又急匆匆地往回趕。
儘管相處的時間不多,但是自從心意相通之後,兩人之間的感情變得越來越深厚了,彼此之間也越來越熟悉。飲食習慣、做事方式等都在慢慢磨合。
淋雨那天之後,沒過多久梁公公就送了一箱籠三爺的衣服、配飾過來,說是以備不時之需。
柳嬤嬤請示了五兒之後,就直接把送過來的衣物放置到了她的臥房。這時,五兒才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自己這邊是不是也要幫著準備一些三爺用的東西?畢竟他還是園子的「男主人」。
衣物什麼的都進來房間了,人是不是也快進來了?五兒說不清楚當時自己心裡是排斥多一點還是期待多一點。
不過還好,遇到萬壽節,他又忙起來了。每次兩人都只有短短的時間相處,短暫卻溫馨自在的相會讓她慢慢習慣了身邊有這麼一個人存在。
不管後面會發生什麼,那都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
緊趕慢趕,終於在三月底完成了三卷《地藏經》,五兒再次去了潭柘寺。本來是打算他們祭日的當天過去的,但是今年三爺說要替她好好慶祝生辰,所以只能提前出發。
每年四月初七,她都會來潭柘寺,替爸爸媽媽和小五兒的長明燈添香油,誦經。
他們沒有墓可掃,五兒也無法給他們立碑。唯一能替他們做的,就是在這裡點燃這三盞無名的燈。
「爸爸媽媽,我嫁人了!兩輩子了,你們閨女終於嫁出去了,這下總該不再掛心我了吧?你們不要失望啊,也不要怪我。他救過我多次,對我真的很好,和你們一樣好。有他照顧我,你們也可以放心了。」
五兒相信父母的在天之靈是不會責怪自己的,他們只會希望自己能好好活著,所以一定一定要把日子過好。
「小五兒,對不住了!讓你丟失了身份。三爺已經替我幫你還清了你阿瑪額孃的養育之恩,你已經不欠他們什麼了,反而是他們對不住你。我會一直在佛前為你祈福的,下輩子你一定會遇到真正重視關愛你的父母的。」
把為他們抄好的經書一一供奉上,照例添了香油,請寺裡的和尚好好照看,做完這些五兒就準備下山了。
馬車上,就五兒和奶孃。
「一轉眼,當初的那個小小的格格都這麼大了。一路走來這麼多艱辛,奶孃真是心疼的不行……」耳邊是奶孃帶有鼻音的小聲話語。
「奶孃……」五兒伸手抱了抱坐在身側的奶孃,時間是過得很快,以前都是奶孃抱著小小的自己進進出出,細心呵護,生怕一不小心自己就夭折了。
後來漸漸長大,自己學著走路,已經很久都沒有這麼親近她了。現在伸手都可以輕易地環住她,是什麼時候起她變得這麼幹瘦了?
「奴婢自個兒的孩子沒養住,說句不該的話,在我心裡一直是把格格當自己的孩子來看待的。
三爺待格格你是好,比老爺和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