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災, 穩定當地糧食價格, 改善百姓生計。解決了缺糧的燃眉之急之後, 三爺又下旨調了十萬石漕糧貯藏在揚州和淮安以備不時之需。
聽說今年這種情況還不算特別嚴重, 百姓苦熬一段時間過了這段青黃不接的日子, 總歸還是能找到條活路的。
所以看三爺雖然每日裡也是忙著排程資源到處救災, 但是心情也沒差到愁眉苦臉的程度, 氣定神閒地開會、下旨。到底是見過大場面的人, 比五兒要淡定多了。
聽說以前大決堤、大範圍洪澇的時候情況還要更加悲慘。朝廷很難及時救助到所有的地區,而且如果受災面積大,災難比較嚴重的話, 朝廷也是無力去救的。
所以當時百姓背井離鄉,賣兒賣女,為奴為婢比比皆是。
南澇北旱, 北方要是遭遇到連年的大旱、蝗災而導致絕收鬧饑荒到話,受災百姓的悲慘程度不下於遇到洪澇決堤。掘草地、啃樹皮、吃觀音土, 甚至是讓人一聽就毛骨悚然的易子而食的事情也是很有可能發生的。
更別說遇到地震、瘟疫、戰亂,慘絕人寰的事情發生的機率就越大。
清朝自開國起至今倒是沒有聽說過哪裡發生了這些惡□□件,五兒沒有翻到記錄。不過也有可能是即使發生了,也被當地官員死死捂住不讓傳開。
在沒有網際網路的時代, 資訊傳的播影響因素太多了。就算是皇帝也有可能被地方官員矇蔽。
但是明朝的時候這些災難可是切切實實發生過的,是有歷史記錄,清楚明白地寫在了紙上的。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