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後秉公回答道:「不許!」
莊先生:……
皇帝微微點頭,背著手就走回別院去。
一進門,被留下數稻穀的侍衛立即上前稟報,「陛下,臣那一株數出來了,一共是三千六百十二顆。」
邊上另一個侍衛滿頭大汗,一直不停唸叨,他剛匯報完,他立即上前道:「陛下,我的也數完了了,三千四百八十二顆。」
好險,差點兒就忘了,早知道帶點兒紙筆出門了,數完了就記下……
殷禮瞥了他一眼,微微搖頭。
其他侍衛也紛紛上前匯報他們數出來的數字,都在三千到五千顆不等。
皇帝就捏著一顆穀子道:「一粒種子能收穫如此,的確是出乎朕的預料,這是朕之幸,亦是萬民之幸啊。」
魏知深以為然的點頭。
皇帝卻是突然看向莊先生,問道:「莊侍講,而今鹽政已經開始,江南一事也已平定,如今又有了高產糧食,你說,大晉接下來該做的是什麼?」
莊侍講沒想到皇帝會突然提問他,他頓了好一會兒後才慢悠悠的道:「陛下,春種秋收是時節,亦是輪迴,每年秋收結束,一家之主就要開始想著明年耕作之事,耕作之後,順應氣候,該澆水澆水,該除草除草,每年皆是如此,年復一年,似乎從未有過改變。」
「但是,每年的收成不一樣,家裡發生的事即便大體相同,也總有差異之處,或是有了婚嫁喜事,或是有了災病壞事,不過是順應著往前,出事了便尋找解決之道,平穩時便想著積累,不僅可應對將來可能出現的災禍,也可使一家的生活變得更好。」
莊先生說得很緩慢,皇帝卻聽得很認真,「治國如治家,臣認為國也應當如此。」
所以不必要想著接下來要做什麼,因為時事會告訴他們應該做什麼。「
皇帝靜靜地看著莊先生,半晌後微微點頭,「太子能得莊先生教導,是太子之幸,亦是朕之幸,大晉之幸。」
這個評語就很厲害了,便是淡定如莊先生都沒忍住起身跪下,「臣不敢當。」
皇帝連忙上前兩步將人扶起來,抓著他的手道:「說起來朕和先生相識很早,卻很少有深談的機會,這是朕的疏忽,朕的過錯啊。」
皇帝想起當年在路上和廟裡與周滿他們相遇的事,心中嘆息,是他疏忽了,能教匯出周滿和白善這樣弟子的老師,又怎會是無能之輩呢?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