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在一小碟水中,等它完全冷下來以後將那一小碟水放到中間。
兩個加起來有百歲的老人便趴在桌子上各用一個指頭沾了點兒水放在舌頭上品了品,倆人幾乎要把水給喝光了才慢慢琢磨出點兒味兒來,「還有當歸和三稜。」
萬太醫補充道:「還有生南星。」
唐縣令沒有立即上前,就站在門口看著。
倆人將分辨出來的藥名寫在紙上,頭疼的道:「找了兩日才找出六味藥,我看肯定不止這一點兒。」
劉太醫很光棍的道:「剩下的可不好找,什麼法子都用過了,只能問泡藥的人了,不過就這些藥材也足夠了,都是活血化瘀,利水通瀉的藥材,給一個足月的孕婦用這樣的藥,不僅產婦危急,孩子就算是生下來恐怕也沒用了。」
新生兒本來就極易夭折,用了這樣藥物的孩子,很大機率活不過洗三,就算真活下來了,恐怕不是個傻子,就是殷或那樣的身子。
這法子太陰毒了。
劉太醫和萬太醫都比較擅長兒科和婦人的疾病,因此都有些生氣。
唐縣令見他們半響不說話,這才進屋去。
劉太醫和萬太醫連忙起身行禮,然後將寫下來的藥方給他看,表示剩下的藥他們分辨不出來了,唐縣令要還想往更深處查,那就只能另請高明瞭。
當然,太醫院裡對這類藥最熟悉的兩位太醫都查不出來,找其他人估計更查不出了,不過對於唐縣令來說,有這六味藥也差不多了。
唐縣令問:「依兩位太醫看,這針是在宮裡泡的,還是在宮外泡的?」
劉太醫和萬太醫對視一眼後道:「就算是浸泡,這藥也得先熬過,要熬藥就會有藥味兒,按說,他們不敢在宮裡熬這樣的藥的。」
萬太醫道:「可要是在外頭準備好,只往宮裡送針也不太對。這針並不是浸泡過就有效的,想要扎針時藥氣入骨,那這針起碼要浸泡三天以上,還要更換藥物。」
「除此外,針晾乾以後要在十二個時辰內用上,要不然,過了十二個時辰,這藥氣就淡了,效果也會減弱。」他道:「這針送到我們手上時,仔細的一聞還有藥味兒,炙烤過後藥味兒更濃,而今天我們換了一根針再炙烤,藥味兒就要淡一些了。」
唐縣令明白過來了,「所以這針從晾乾到出現在周太醫的針袋裡應該不超過六個時辰。」
晚上九點見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