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首映禮上胡雨斯藉故沒有出席,所有娛記都舉著話筒試圖從梁思喆口中套話。
梁思喆一天內被問了幾十遍關於戀愛的問題,劇組其他主創在一旁全都成了陪襯,沒人關心電影也沒人關心小滿,所有記者的問題都集中在梁思喆跟胡雨斯的戀情上面。
梁思喆一開始還頗有耐心地說“只回答跟電影有關的問題”,到後來實在應付得不耐煩,覺得談個戀愛何必遮遮掩掩,見不得人似的,便由著自己的性子懟了回去。
恰好有一個記者問:“梁思喆,如果你事先知道會拿影帝,那你還會不會跟胡雨斯戀愛?”
梁思喆抬眼看那娛記,反問道:“拿影帝跟戀愛有什麼關係?”
記者見他上鉤,竊喜道:“這麼說你承認你跟胡雨斯談過戀愛?”
沒想到梁思喆直截了當道:“承認啊。”
這句話一出,採訪現場頓時響起一片快門的咔嚓聲。
記者繼續咄咄逼人:“你才十九,有沒有想過談戀愛會對你以後的演員生涯造成不好的影響?”
梁思喆彬彬有禮地懟回去:“請問是有科學依據表明談戀愛會影響演技嗎?”
這段影片迅速被媒體傳播開來,十九歲的少年影帝跟二十六歲的風情女演員談戀愛,這八卦引起軒然大波,一時成為大街小巷茶餘飯後的談資。
梁思喆的風評自那時起便開始兩極分化。
喜歡他的人說天才理應我行我素,不必顧及世俗看法,不喜歡他的人則預言梁思喆將會在演員這條路上走不長,他太狂傲,拿了一個金像獎影帝便狂傲成這樣,多半不會有好下場。
就像是為了反駁他懟娛記的那句話,緊跟著他在電影中使用小提琴手替的新聞也隨之傳播開來。
兩隻被放大的手被反覆比較,各種細枝末節都拿來作為佐證,最後得出確切結論,梁思喆確實在電影中使用手替。
“小滿的小提琴水平在電影裡說了,也就四級水平,就算零基礎也能在開拍前練出來吧。”
“少談點戀愛就有時間練琴了,事實證明談戀愛確實會影響演技。”
“金像獎現在知道梁思喆使用手替了,能不能收回他的影帝獎盃啊。”
“梁思喆自己都在採訪裡說了,他在《十三天》裡是曹修遠手把手教著演的,這影帝應該頒給曹修遠。”
“什麼金像獎最年輕影帝,我看應該是最水影帝才對。”
質疑和謾罵聲像潮水一般湧過來,許雲初聯絡他的母校音樂附中,要來了一段他十六歲獨奏小提琴的片段,那裡面有觀眾意想不到的一切——炫技的演奏手法,充沛的演奏感情,獨奏結束後全場爆發的熱烈掌聲,那耀眼程度不比頒獎禮獲封影帝那晚遜色多少。
許雲初勝券在握,認定他們一定能扳回一局,一旦這段影片公佈,梁思喆將立即拉近與公眾的距離。一個外殼堅硬狂傲的少年影帝,內裡卻包裹著傷痕累累的過往——這人設多麼引人關注,公眾對他的謾罵和指責很快就會轉變風向,變成同情和憐愛。
但這條公關良策卻在梁思喆本人這裡卡了殼,得知許雲初要公佈這段獨奏影像時,他立即皺眉反對道:“不行。”
許雲初耗盡口舌想要勸動他,但梁思喆很快便聽得不耐煩,站起來冷冷地甩了一句:“難道你要讓我被這些罵我的人憐憫嗎?”
那段時間他又變回了遭遇變故後的梁思喆,暴躁且易怒,茵四街被曹燁同化的好脾性全都打回原型。他甚至想找人打一架發洩憤怒,可他一舉一動都有人關注,鏡頭之下打個噴嚏第二天都能登上報紙頭條,任人品頭論足。
大抵是這個世界太過無聊,一時間所有的喜愛和炮火都對準了十九歲的梁思喆。
梁思喆逐漸不再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