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憑藉自己的力量,是絕對不可能擋得住的。
所以他們沒得選,就算是強攻,這一戰也必須打,大不了就憑藉三倍的人數優勢,用人命堆死他。
而且事實也正是這樣,由於安民軍事先選定了有利地形,又修築了堅固的工事。
這讓敵人大多數情況,都是仰攻高處的安民軍,而在安民軍那強大的火力面前,哪怕是他們有三倍的人數優勢,也根本攻不上去。
一時間三路人馬都因為傷亡過大,不得已只能和安民軍打一場持久戰,而這一打就是半個月。
由於江黎這邊是防守,所以傷亡要小的多,而且因為道路都是公路,加上有大量卡車運輸,所以糧食彈藥補給,那更是快出敵方很多。
而聯軍這方就沒那麼舒服了,因為是勞師遠征,不但補給不容易運輸伙食極差,傷員更是不能很好的救治。
所以聯軍士氣飛速下降,很多時候都是躲在掩體後面信仰射擊,主打一個佛系戰鬥,快速打完身上的子彈,就回營等著分配子彈。
所以由於士兵這麼搞,聯軍的彈藥消耗極快,雖然這幾個軍閥都有不少存貨,又有自己的兵工廠可以生產子彈。
但也架不住這麼活活,最關鍵是運輸不給力,就算有子彈也很難送到士兵手裡。
所以幾個軍閥紛紛選擇了,給士兵分配子彈,讓他們都能參與戰鬥,而不是一半人打一半人看。
他們其實早在前幾天,就已經大概計算過安民軍的子彈消耗速度,由於他們完全不知道節省。
所以他們相信,只要他們再打一段時間,就一定能耗空安民軍的彈藥儲備,到時候再進攻就簡單多了。
可他們根本不知道工業化的恐怖,雖然江黎此時還遠遠沒有完成工業革命,但哪怕是現在的成果,也已經完全不擔心消耗的問題了。
更何況他已經和江有忠取得了聯絡,他的一個師一萬餘人,已經讓分批乘坐韓勇的商船運送到了楊希閔的側翼。
只要江黎下達進攻的命令,他立刻就可以帶著人馬殺出,打他個落花流水。
而江黎看著戰場情況,知道敵方士氣已經被消磨得差不多了,於是就向江有忠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之後他算好時間,在江有忠與敵人接觸半個小時前,調來一個炮兵旅,對這楊希閔的軍隊進行飽和式打擊。
希望能進一步的削弱其戰鬥意志,給江有忠的突襲創造一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