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因為朕之前的文字記載少有斷句,所以《論語·泰伯》記載的這段話其實不止一種斷句,而斷句不同,其意也不同。”
嬴宏就“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段話再給阿爾西諾伊三世做了另三種斷句,並解釋其意。
“朕抄錄的《論語·泰伯》使用如此斷句其實也有政治目的,而作為統治者,對於先賢之言,不應該只一味的認同或是批判,統治者不該受限於受政治目的影響或許扭曲了的表象。”
“並且孔夫子也是有階級性的,他既不是統治者不是平民,他是處於階級架構重組時期的小貴族,所以他對事物的認知,他說的話也是帶有階級性和目的性。”
“孔夫子崇尚周禮,一生都在提倡克復周禮,就歷史必然發展而言,他的這種想法是不符合歷史程序的,關於這個朕也有寫書,王姐得空可以看一看。”
“又在孔夫子的認知裡,民所指的是貴族、學閥、地主等有階級且基本脫離了最基本勞動生產的人,而且就算是現在也還有很多貴族、豪族、地主、學閥是這樣的認知。”
“這樣的認知符合孔夫子所在的歷史環境,但已經不符合如今的環境,這個王姐透過去看去聽去接觸也會了解到的。”
“所以不能生硬套用前人所用的方法和所說的話,‘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句話在一定的時間一定的環境下或許仍是對的。”
“但從來沒有什麼事物是一定對的,事物的客觀事實在變化,尤其作為統治者,主觀認識也要根據客觀事實的變化而改變,要不然就會落後。”
“至於王姐說的高於民遠於民,不過是要在民之中保持統治者的權威和神秘感,以愚民惑民,在朕看來這只是帝王所用統御之術一種,並非只此不可。”
“朕的百姓需要朕,朕也需要百姓,所以朕該讓百姓知道朕,朕認為百姓瞭解朕並沒有什麼不好的。”
“如果朕做的是錯的,即使朕的權威再高,人們該推翻朕的秦國還是會奮力去推翻,國家的統治力首在統治者,只有朕是正確的,國家才能穩固。”
至於再有權力制衡的問題,其實阿爾西諾伊三世懂,嬴宏不過是把通常的統治階級內的制衡轉變為君王之外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的制衡了。
“你說要帶我去看看新武器,是什麼樣的武器?”
“軍十四廠和軍十五廠分別生產出一批槍,朕想請王姐一起去看看。”
大秦帝國現在有二十三個軍工廠,其中五個是專供海軍造船、造武器、造盔甲的。
另外十八個軍工廠中,軍一廠至軍九廠是嬴宏整組再編再建嬴政朝時大秦帝國的九個軍工廠,軍十廠至軍十八廠是嬴宏監國和稱帝至今建設的。
嬴宏說的軍十四廠和軍十五廠就是大秦帝國第十四軍工廠和第十五軍工廠。
“就像你所用的三尖兩刃刀和鳳翅钂一樣的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