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怡很久以前就想過一個問題。
她想,為什麼迄今為止她的人生都是順風順水的,好像根本不存在什麼能夠稱之為苦難的坎坷。
是因為她出生在一個尚且富裕的家庭,還是她足夠幸運沒有碰見什麼壞人,複雜一點想,是因為她一直待在舒適圈,選擇了一方天地裡的安寧嗎?
其實不是的。
根本原因在於,她知道自己要什麼,並且懂得做選擇罷了。
如果用紀則明做例子,那麼從一開始,她就很瞭解這個人的性格與自己互補,甚至從家庭上去比對,他們也完全存在結婚的可能,所以如果能夠和紀則明在一起,她幾乎不用去吃什麼苦頭。
至於朋友所說的付出和犧牲,亦或者更好的選擇,都只是一種來自他人視角的美化。
慎怡知道自己並不是一個有耐心,她不想浪費時間去了解一個人,再去比較彼此之間的差距,最後還要研究如何維持還能夠長久。
她選紀則明,說難聽一點,很方便。
這樣的說法並不意味著她的喜歡就不純粹,因為一見鍾情在愛情裡始終是小機率事件,更多的時候,人們願意愛、投入愛,都是因為吸引力和篩選。
而吸引的前提來自了解,即便第一眼被外貌調動注意力,接下來也會自然地產生想要深入瞭解對方的想法。
她瞭解紀則明,包括他所有的缺點。
可即便知道了,她也還是選他。
因為那些缺點對她來說無傷大雅,也並不影響紀則明能夠給她帶來愉悅的能力。
於是剩下的選項都被她丟棄,從此以後目光裡只看得見這個被她精心挑選、不斷研究、確信是正確的答案。
想要獲得他人的信任,首先要做的是信任自己。那麼想要從他人身上獲得幸福,首先就得相信,他能夠讓自己幸福。
不是愛他的過程沒有過痛苦,更不是相伴的途中沒有過裂痕,而是堅定自己的選擇,並不因艱難的過程後悔,這份決心與毅力,就是她能夠一帆風順的平安符。
慎怡知道自己一直擁有這樣的能力,只是在等待每一個節點。
如果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個故事,那麼就一定會存在許多高潮和低潮的部分,除了自己努力書寫,還要透過時間的流逝去等待。
以前她等自己愛上紀則明,等她覺得已經足夠了解他才去到他身邊,等她認為自己對他來說開始有些不一樣,才告訴他喜歡他。
慎怡曾經問過他,那你等過嗎。
他當時抱著她,沉默了一小段時間,才有些猶豫地開口,說等過的。
“什麼時候?”
於他來說,無波無瀾的篇章中,怎樣的節點才算得上高潮?
“第一次冒出想和你一起住的這個想法時。”
他說,“我們已經交往了很久,你也時常跑到我的家裡和我呆在一起。但我並不清楚你是否眷戀這裡,更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類似的想法,有時候我會思考你是不是隻將這樣的行為當做情侶之間增進感情的方式,害怕我如果說出口了,你會拒絕。”
彼時他們剛開始同居,聽到這樣的自白慎怡很是驚訝,她以為這都是紀則明的計劃。
“難道不是你早就盤算好的嗎?”
她當時這樣問。
因為在她心裡,紀則明就是一個循規蹈矩的人。
相識紀念日確認關係,戀愛兩年同居,明年說不定就會求婚,然後領證,組建家庭,生育繁衍。
他的人生筆直得像一根箭矢。
他也會躊躇嗎?
慎怡不太信。
可紀則明卻說,他會。
“所以你可想而知,我在多久以前就已經產生了這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