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給九千歲傳了假話?”
崔呈秀得了魏忠賢的命令,摩拳擦掌地說:“真事假事,查了便知,九千歲放心,下官這就派人去祥符,將此事查個水落石出!”
一起針對張皇后的陰謀,在閹黨的策劃下,悄悄展開。
然後,魏忠賢擔憂地說:“那裕妃,慣會使狐媚子手段迷惑萬歲爺,當初,就是因為懷胎十月未生產,才被罰入冷宮。她卻使手段,哄得萬歲爺開恩,將她接回了長春宮……”
魏忠賢的意思,是讓兩位心腹,想個什麼法子,搞倒裕妃母子才好,話還沒說完,就被顧秉謙打斷了。
顧秉謙說:“九千歲,此事萬萬不可提起,輿論一旦起來,人們不會議論裕妃欺君之事,只會議論三皇子出生時的異象……”
崔呈秀也想起來了,點頭附和道:“是啊,提起三皇子,連下官也會第一時間想起,那道久久不散的七色彩虹,更別說無知的愚民了。”
顧秉謙說:“最好的法子,就是不提裕妃母女,不要挑起關於她母子的任何話題,只要讓陛下遠離她母子,用不了多久,陛下就會淡忘他們了。”
魏忠賢想到枕頭上那封信,到底沒對張薔下手。
實際上,顧秉謙的擔心是有道理的,過了幾天,朱由校在三皇子抓周禮上的言行,果然引起了有心人的注意。
些後連續十幾天,內閣收到十幾封,要求挑選先生,預備三皇子出閣讀書的提議。
只有皇太子,才會安排出閣讀書,其他皇子,到六歲後,會送入皇子所,由禮部指定的老師授課。
這些人上這樣的奏摺,顯然是在試探朱由校的態度,同時,也是有棗無棗打兩杆的意思。
朱由校要是沒有立太子的意思,他們也只是風聞奏事,這是他們的本職工作,就算言論失當,也不會因言獲罪。
萬一,朱由校真動了立太子的心思,給出印璽,是要投石問路,那麼,他們的奏章,正合了陛下的心意,成為天子心腹,一步登天的事,也不是沒可能的事情。
最後,最壞的打算,他們的提議,沒有得到陛下首肯,可是皇后無子,三皇子為長,同他的皇爺爺一樣,以皇長子身份,未必就沒有機會……
到那時,就算他們不在官場了,陛下想起他們的首倡之功,也會加恩於他們的子孫。
魏忠賢顯然看清了這些人的心思,他一方面將這些摺子,一律留中不發,另一方面,找來崔呈秀,羅織這些人的錯失或罪證,有一個算一個,或外放邊遠之地,或貶官。
朝堂上的這些暗流湧動,一點也沒有影響到在西山休養的朱由校,帝后二人住在西山,有點樂不思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