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的人都是精英,瞬間就明白過來,他這是劍走偏鋒,要搏直名。
有人看到了機會,就要站起來支援他。
黃立極一拍桌子,怒聲道:“把這兒當都察院的公廳了是不是?要吵,回去吵去!今兒是讓你們帶耳朵來聽的,說別人成何體統,看看你們自己,成何體統?”
郭允厚也生氣了:“會前已經申明過,你們只能看,只能聽,不能發言,誰允許你們擾亂會場秩序的?”
楊維垣已經豁出去了,他站起來,梗著脖子說:“不平則鳴,是我等御史的職責,我等哪裡有錯了?”
郭允厚被他氣笑了:“要鳴,回都察院鳴去!你們以為,我戶部的會議,為何要邀請你們十三道御史?”
是呀,為何?六部的會議,從來沒有邀請御史的先例,眾人都望向郭尚書,等著他解惑。
“哼,要不是太后要求,本官會邀請你們?”郭允厚將茶杯重重地頓在桌子上,“太后說,御史們慣會風聞奏事,所奏之事大多捕風捉影,還要浪費朝廷資源去查證。
讓本官邀請你們來旁聽,回頭寫起文章來,也能言而有據。”
居然是太后讓他們來旁聽的……
郭允厚又道:“所以,願意繼續旁聽的,就留下來,不願意的,請出去,再亂吵吵,別怪本官不給你面子!”
正鬧著,有書吏來報:“乾清宮的懷恩公公,領著天津巡撫李大人到了。”
黃立極和郭允厚對視一眼,兩人起身迎了出去。
只見四十多歲的李邦華,風塵僕僕地站在院子裡,顯然是趕了很長的路,來不及休息的樣子。
懷恩上前,對黃郭二人道:“太后懿旨,特請李大人回來參與討論,讓郭大人聽聽地方官的意見。”
李邦華上前,拱手行了一個揖禮:“天津巡撫李邦華,拜見兩位大人!本官還趕得上參會吧?”
李邦華的巡撫為從二品,戶部尚書郭允厚是正二品,內閣首輔黃立極雖然是正五品,但他兼著吏部尚書,是正二品。
三位高官品級基本相同,所以相互行揖禮。
“趕得上趕得上!”郭允厚做為東道主,熱情地上前邀請道:“正在商議官店之事,李大人來得正合適,裡面請!”
李邦華一進場,在坐的各清吏司主事,連著列席會議的御史們,全都起身行兩拜禮,大明禮儀規定,官階相差兩級以上的官員相見,下級向上官行兩拜禮。
若官員們平日裡在公廳辦公,下官只向上官行揖禮,上官拱手答禮就可以了,沒那麼繁瑣。
經過兩場熱鬧,戶部這場聯席會議,總算順利進行下去。
張薔在乾清宮側殿的公廳裡,聽到阿寶轉述的現場實況,輕聲笑道:“這個楊維垣,是怕遭到清算,索性把名氣炒得更響一點,本宮再為難他,就是沒有容人之量了。”
楊給垣雖然反覆橫跳,也只是想做官而已,在原本的歷史上,他做為閹黨餘孽,被清算後一直住在南京,南京城破後,以死殉國。
在張薔看來,他對大明的忠誠,比水太涼錢謙益,開城門降清的末代魏國公徐文爵,強得太多,看在這一點上,她願意給他一個做官的機會。
但御史們還不消停,原都察院左都御史崔呈秀自殺後,左副都御史王紹徽,就是著《東林點將錄》的那位,按照論資排輩,應該升遷為左都御史。
但裕安太后秉政後,卻不是提拔他,而是聽信袁可立的舉薦,將已經離職的南京右都御史畢自嚴,請回都察院來坐鎮,做了左都御史。
畢自嚴還在來京的路上,王紹徽哪裡甘心?
聽到御史們在戶部的會議上被兩位重臣斥,他對楊維垣幾人道:“御史向來是風聞奏事,但有所奏,百官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