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是的,在如今的新政策下,工匠給國家幹活非但可以抵消自己的勞役,還可以得到工錢,但正因為是聘用關係,主家自然有資格對工匠定下嚴格的工期、質量要求。
和以前被監工打罵、被迫進行的勞役不同,現在的大明匠人服役完全是出於自願,而且為了自己的名聲和豐足的收入,以及為了讓自己下次依然能夠被聘用,他們幹起來可賣力啦!
磨洋工和認真幹活之間的鮮明差別很快就讓那些反對改革的朝臣們閉嘴了,大明的各項工程速度增加不說,質量的變化也是顯而易見的,總體折算之後,其實還是朝廷賺了。
而工匠人也不虧,除了賺到了酬勞之外,從此之後他們還多了一個為皇家做過xx的履歷。作為大明
建文三年,公元1395年,已經及冠一年的皇太子殿下駕輕就熟地完成了又一次的新船下海儀式,然後一臉淡然地看著自己的親人們歡天喜地地離開。
他,已經很淡定了。
俗話說得好,人的心痛著痛著,也就習慣了,木白就是這種情況。
燕王朱棣的出海遠航,彷彿為大明的藩王們開啟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無聊到有些發黴的藩王們紛紛化作土撥鼠,一個個的站在洞口發出了充滿希冀的叫聲。
他們不光每隔幾天就要寫信騷擾一下他們的大哥,圍繞“藩地好無聊,我們想出去玩”的中心思想,對他們的老大哥進行精神攻擊。
他們還在藩地開啟了各種五花八門的操作——藩地有江河的就去江河上飄蕩,有湖泊的就在湖泊上遨遊,若是江河湖泊都沒有,那就在王府內劃拉個內陸景觀湖,日日泛舟其上,美其名曰“適應海上生活,避免暈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表明自己出海慾望之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