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他指向了一個畫師繪到一半的風景畫,舉例道:“就如這山水畫,繪山不是山,繪水不是水,能看出幾分皆是個人審美意趣,若是能遇到賞讀出畫中意的,那便是知己。畫同樂一樣,都是從心而交友。而你們所說的新畫一眼便可看到底,畫者與賞畫者不過是表面交流,實則全不走心。”
“諸位,若我所料不錯,陛下忽然嘗試新畫應是另有目的,只是此等目的非我等可以打聽,老夫建議各位還是莫要細究。”
這一說反倒引起了年輕畫師們的好奇心,他們都打量老畫師一貫是個心軟,於是拽著老畫師好一頓纏磨,非要他說個明白。
實在拗不過這些年輕人的纏磨勁,老人輕嘆一口氣,提點道:“何畫要求全然的準確,一分一毫也不可錯?”
這句提示已經夠明顯了,再說就要觸及雷區了。聽得懂的都閉口不敢再言,聽不懂的也沒敢四處打聽,現場氣氛稍有回落。
眾人在互相勸說和安撫之後,重新回到了畫案上,只是心已經不再寧靜如水,落筆也無端生出了幾分急躁。
驀地,有一呆頭呆腦的青年似乎想到了什麼,他一拍手出聲道:“我知道了,是輿圖和城防……”
他話沒說完便被眾人齊齊捂住了嘴。
噓,不要命啦,這話是能說出口的嗎?
不得不說薑還是老的辣,老人口中所言和洪武帝心中所想對上了八九分。
但他還是不夠了解洪武帝,洪武帝是做二選一的人嗎?
作為成年人中的成年人,大明的開國皇帝堅定表示:寫意和寫實他全都要。
在如今這個時代,小孔成像法是全新的技術,無論是取景視角,還是落筆手法,都和現如今的繪畫技藝全然相同。
如果只想選用一批能夠使用小孔成像法繪畫的人才,洪武帝完全可以起用新人。他之所以動用了這批宮廷畫師,是因為小孔成像法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它必須依靠光源才能進行作畫。
小孔成像法的原理是利用光的直線傳播,而在大部分時候繪外景之時,光源都是天上的太陽,所以,在繪製大型的建築以及大場面時,小孔成像法的原理就註定了其只能採用仰視或者是平視的視角。且由於其對於光源的依賴性極強,像是木白所繪製的皇陵圖那種俯視的視角是不可能做到的。
然而,眾所周知,想要一窺全景唯有使用俯視視角,不得不說這也是此等畫法的缺陷所在。
而傳統繪畫技藝雖然在後世有很多人批評其毫無科學且無法帶入的視角,但這種繪畫法的確可以讓所觀者以第三人角度將所繪場景呈現在紙上。
作為曾經使用過這種繪畫法給老婆畫過畫像圖的人,朱元璋原先也認可了這一缺陷,但現在木白為了炫耀自己的品位大手一揮畫了一張兼具二者之風的俯瞰圖,立馬就為洪武帝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
他忽然意識到,小孔成像法其實是可以和傳統繪圖相結合的。
小孔成像法畫出來的人和物之所以栩栩如生,其實是因為他是將肉眼所見的一切都描摹了下來,包括人臉、建築的明暗,而這一部分是傳統繪畫法所忽略的。
那是否意味著,只要補上這一點,或者說只要學會了抓住“光”和“暗”的關係,就能不依靠暗室畫出這種立體畫?
不得不說洪武帝的觀察力的確驚人,不過是幾眼,他便抓住了光學繪畫的真正秘密——利用光影、虛實和明暗,給人以真實感,而這恰恰是傳統繪畫所缺乏的。
從一個外行人以及領導人的角度,敏銳的洪武帝發散了下思維,覺得可以讓手下人想法子將這二者結合起來,以達到更好的繪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