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佈整個汾水村和半個三清山的。
最後不僅汾水村的村民們免費幫忙,一直給她做工的那些工人也回村子裡拉了好多青壯來。
信徒還未進村就會被分流,從三個方向往山神廟走,而進入三清山地界,可以先拜山神,也可以先去領福袋,還可以先去領防治風寒藥和問診……
總之不同的路線有不同的側重點。
並不是所有的信眾都會選擇先拜山神廟。
做完一項,再去做另一項,拜完山神廟需要向東北方向走上山,到半山腰後拐到另一條道後下山一點是領取藥材的地方,沿途有休息的木凳和蒲團。
為免他們受寒,路上還有免費的薑茶和米湯,都是潘筠出錢請村民們熬煮看顧的。
這還只是一半,廟會所有專案做完,有虔誠的信徒還不願意走的,可以到村子裡去逛一逛。
有很多攤販沿途擺攤賣東西,東西都比平時集市上的便宜。
其中有些瑕疵品,價格更是腰斬後再腰斬,便宜得不得了。
很適合家貧的人。
潘筠還在大師兄家的老宅裡安排了齋飯,也是村民們幫忙。
飢餓的信徒可以去吃一碗齋飯,當然,齋飯很簡陋,就真的只是一碗飯和一碗青菜湯。
有錢的信徒會選擇去村民家吃現炒的。
潘筠連他們出恭的地方都安排好了,除了村民家中的茅房可以借用,她還在沿途設計了三十個茅廁點。
都是簡易的三角形結構。
幾根木頭搭建起來的,木頭上鋪了茅草,下面則是挖了大坑,只做到胸口高的木門,分開來,左右各一個。
三十個點,就是六十個茅廁。
不說明縣令,跟著的地主老爺和官吏們都看得目瞪口呆。
錢老爺無腦誇,豎起大拇指道:「潘廟祝考慮周全啊。」
明縣令都忍不住點頭,問道:「那這些茅廁過後怎麼解決?」
潘筠道:「都拆了吧。」
明縣令皺眉,「我看還挺整潔的,兩邊還放了那麼厚的木塊墊著,為何不留著繼續使用呢?」
潘筠:「糞水是肥料,他們有一泡屎都要憋著回家找茅廁,廟會一過,誰會用得上這些茅廁?」
她頓了頓後道:「當然,村民們若想留,我也是沒意見的。」
明縣令覺得她話說的不雅,卻是實情,頓了頓才道:「到明年廟會,豈不是要重新弄?」
潘筠揮手道:「明年有沒有廟會還不一定呢,明年的事明年再說,這茅廁是最簡單容易的,幾塊木頭就能搭起來,方便得很。」
明縣令一聽,連忙道:「我看你這山神廟會做的不比往常的廟會差,明年為何不做?」
潘筠:「勞心勞力,太耗精力,今年是因為天時不好,貧道才想辦個廟會熱鬧一番,與天祈福。」
她就是前段時間作孽太多,做的功德也太多,孽債和功德同時外洩,需要收斂一下,她還沒有找到好辦法,但她的感覺告訴她,這件事找師父有用。
加上給潘公做功德是她一早許諾的,所以才辦了這場廟會。
除非明年她也有如此成就,不然,還是安靜的過吧。
其實,做功德有很多種方法,其中也有不累人的,只是需要的錢更多。
等她明年再多賺一點錢,就可以不那麼累,也能做大功德了。
在場的人都聽出了她的言下之意,幾位老爺不由對視一眼。
雖然他們對花錢做功德一事抱著謹慎心理,但他們還是很喜歡好人的。
不然,他們怎麼會那麼信服錢老爺呢?
我自己不是好人,但我還是喜歡和好人做朋友。
這一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