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溪淌過紅色,草樹被燒得漆黑,春天是一個美好的季節,但今年的卡莫納卻見不到清澈的水和青綠的葉了。
砰!砰!
大小各異的炮彈落在陣地上,子彈嘩嘩飛過,兩座高地仍然是焦點,科倫的進攻也從未停止,但他們卻再也沒撼動陣地上的近衛營分毫。
近衛營本身的職責就是近衛,換句話來說,他們就是為打防禦戰而生的。
近衛營的每一個人都擅長於防守,不論是步兵還是坦克兵都會利用地形進行對自己最大程度的掩護,讓敵人寸步難行。
及時的“救火員”挽救了一場大火,科倫的進攻最終被粉碎,軍隊逐漸開始撤退,回到了交戰線後方。
“科倫的防守並不薄弱,他們的陸軍部隊雖然裝備很差,但空中掩護和空軍運輸的快速後勤卻足以彌補裝備的落差,他們的防線也很牢固,而且完全不遜色於我們。”
“這也是原先多斯屬部隊遲遲沒有進展的原因,我們若是想要進攻,就必須有足夠的衝力來快速擊破防線,進行快速縱深,才有可能對他們的補給線進行破壞。不然以他們的後勤和龐大的國家級後勤基礎,等待我們的只有失敗。”
雷諾伊爾也十分清楚,他不可能與整個科倫為敵,馬爾洛斯東部平原地勢平坦,道路眾多,不論是地上的運輸隊還是天上的直升機都是暢通無阻,構造了十分快速可靠的後勤補給。
戰爭拼的就是補給。
只要他們的陣線足夠牢固,科倫就可以不斷在卡莫納出兵,現在他們的部隊只有五個旅,一萬來人,後面就可能出現兩萬三萬的可能,到時候自己拿什麼來抗衡。
這場戰鬥看似是裝甲旅的勝利,但僅限於戰役,科倫的戰略進攻主動權仍然在手。也正是因為他們的防線牢固,而且還有馬爾洛斯作為緩衝地帶,建立了絕對堅固的防線,在此基礎上便有了絕對的進攻權。
而馬爾洛斯戰線之所以增兵快後勤也快,就是因為喬木鎮離要塞都不是很遠,這也說明了馬爾洛斯戰線不能有一次失誤,只要陣線被攻破,就相當於要塞的淪陷。
應了那句老話,他可以失誤無數次,而你只能失誤一次。
迫在眉頭的不是防禦,而是進攻,只有進行反攻,擴大緩衝地帶,要塞才能安全,喬木鎮才能安全。
壓力一直都在要塞方面,馬爾洛斯戰線的每一次勝利都沒有戰略性的進展,只是在與死神的抗衡前又贏了一次而已。
是啊,托馬斯·愛德華就是再紅溫,但他也不用擔心失敗,也不會著急,他損失了一架直升機,損失了一架攻擊機,科倫國防部就會補上一架直升機或者一架攻擊機。
這一切的原因又在於國際,因為國際輿論的優勢,只要科倫在打仗,就會有數不清的錢滾進科倫的國庫,只要戰火不停,就會有利益。
輸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持戰爭。
只要有戰爭,科倫就會獲得財富,他們可以用卡莫納人民和前線士兵的鮮血來換做金錢。這,才是科倫的真正目的。
科倫不管輸贏,他只是要打仗,真正在意輸贏的也只有雷諾伊爾和上頭的那些科倫方面的軍官。
所以,托馬斯·愛德華也不會在意損失,因為科倫為了戰爭的持續性,就會源源不斷的派送兵力裝備,只不過會有個限度而已。
雷諾伊爾不僅是個將軍,他也曾是個文官,是個政客,文武雙全的他自然理解科倫背後的心思。
不過科倫賺不賺錢跟他沒有關係,他也不想打擾這個大國去發展利益,免得引火上身。
但科倫是在拿自己士兵的血和自己國家人民的生命來謀利益。
這是FxS,是dG主義,是JG主義,若說那些資本還只是榨乾人民肉體上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