搗碎,和土豆泥混合,也揉成小球,炸成丸子。
易弦是一向喜歡甜食的,但這個土豆丸子也很合他的口味。土豆丸子比紅薯丸子炸得更輕一些,撈出來之後外皮是微黃的,還能看得到青色紅色的辣椒粒,沒放任何調味料,但鹹蛋白的鹹味全被吸收了,吃起來鹹香可口。
接下來何田做的幾種丸子全是鹹味的,但是味道口感各不相同。
她讓易弦拿了一顆大蘿蔔,削皮,刮絲,放在一個大碗裡,加上一勺鹽輕輕揉搓,然後靜置一會兒,倒掉蘿蔔析出的水,擰乾,和上搓碎的麵包屑,也團成丸子油炸。素蘿蔔丸子可以和其他丸子一起加入湯中,或者當面的澆頭。
要是再加上些肥肥的肉或是油渣,味道會更好。
除了蘿蔔丸子,何田還做了白菜、辣椒和肉餡混合的菜肉丸子。
然後當然少不了各種肉丸子。
肉丸子當中,易弦和何田都最喜歡一種加了魚鰾。新鮮魚鰾剁碎後,混入肉餡兒,丸子就變得更加有彈性。
做完一大堆丸子,還剩下一些魚鰾,何田突發奇想,把魚鰾剁成泥,和上一點魚肉泥和土豆澱粉,揉成麵糰,擀成小圓皮,再調好肉餡,包成了小餃子。下鍋一煮,小餃子居然沒散開,一個個白白嫩嫩,小巧可愛。
易弦最喜歡這種賣相可愛的小巧食物,當即夾起一個,輕輕吹吹,咬一口,肉餡的湯汁鮮美就不必說了,餃子皮又有彈性,又勁道,像是肉,又不是肉的口感,鮮甜滑嫩。
他趕快餵給何田一個,“我還是第一次吃到餃子皮比肉餡還好吃的餃子!”
旅途中,如果想要快點吃到熱乎乎的食物,煮開水,下面,下餃子是最快的,所以何田才做了很多不同口味的丸子,丸子方便攜帶,只要放在湯里加熱了就能當澆頭了。
除了丸子、餃子這些半成品,何田還專門用鴨蛋和了面,做成手擀麵。
這樣寒冷的天氣,單單是維持生存,一個成年人每天都要消耗最少三千卡路里的熱量,去火山一路奔波,還要在雪林中跋涉,所消耗的體力更多,非常需要補充蛋白質。新鮮的鴨蛋不便攜帶,但是做成半成品就容易帶了。
用鴨蛋和麵時一滴水也不放,只用攪好的蛋液,和好的面是一種漂亮的淡黃色,比普通麵條更加勁道。這次何田沒用壓面機,而是把麵糰放在桌子上,用大擀麵杖擀成一個和桌子等寬的大圓麵皮,擀的時候撒上土豆澱粉,麵皮光滑不粘手,圓麵皮疊成一疊,放在案板上,再由易弦操刀,切成細絲,一卷一卷摞在竹匾上,拿到屋子外面放半個小時,凍得硬邦邦的,就能收進存放食物的木盒子裡了。
做好了充足的準備,他們在一個晴朗的早上出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