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寧、右屯衛等地,但梁廷棟心有顧慮,向孫承宗尋求建議。】
【孫承宗一定程度上贊成了這個提議,但他給出了一個先後順序:"廣寧道遠,易受隔絕,當先據右屯,城大淩河,以漸而進。”】
【他認為,右屯衛已經被毀,重新修築之後就可以用作防守;而一旦右屯衛被重築,那麼後金軍隊必然不會幹看著,而是會前來進攻,他們的目標也必然是大淩河城以及小淩河城。為此,右屯衛之後就是入海口,依靠右屯衛,可以保證兵力補充以及糧草補充。】
【有了孫承宗的肯定,梁廷棟便在朝堂上提出了這一計劃,並堅決力挺。有了他的勸說,以及孫承宗的建議,最終這件事情就定了下來。】
【但是,及至旨意傳達到遼東,丘禾嘉卻並沒有按照孫承宗計劃的先後順序進行修築,而是在廣寧、大淩河城、右屯衛三個地方同時開工築城。】
【而還沒等到大淩河城幾座城池重新修築完畢,明朝內部就又出了變故——兵部尚書梁廷棟下臺了。】
【梁廷棟此人,各種把柄一堆,被人彈劾罷免也是正常之事。但他被罷免了不要緊,他此前推行的各種政令可還在實施的過程中,特別是重築大淩河城、右屯衛、廣寧的事情。】
【而明朝,作為一個搞黨爭到了一定程度的明朝朝堂,梁廷棟下臺後,接替他的是他的反對者,也因此,將他在任時的所有政令全部廢止,包括重築城池——“大凌荒遠不當城”。
明思宗也同意了新任兵部尚書熊明遇的觀點。
於是,將戍守軍隊四萬五千人全部撤走,調到薊州防守,只留下了防兵萬人,僅給糧萬石於錦州城內。】
【面對這一變故,孫承宗覺得這樣下去不行,便建議要給軍隊糧草,以免資敵。】
【但這一計劃也沒有得到實行。】
【而負責大淩河城重築的,是祖大壽。】
唐朝,貞觀年間。
李世民嘆氣,大淩河谷確實重要,也切切實實是個軍事要地。
就像神蹟說的那樣,齊國北伐山戎、曹魏徵討烏桓、前燕入主中原、北齊攻打契丹,都有經過大淩河谷的路線。早在前面講到曹操的時候,白狼山之戰,就是曹操的大軍抵達了白狼水,也就是大淩河谷。
不管孫承宗這樣的重築大淩河城的計劃,對於此時的明朝而言到底合不合適,這是另一個問題;但是,明思宗的決策……
——前面,孫承宗提議,兵部尚書梁廷棟力挺,然後明思宗就同意了,接著就開始修築;接著,兵部尚書梁廷棟被罷免,新任兵部尚書熊明遇否決,明思宗就再次同意了,就停止了修築城池的計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四月初六上奏;四月二十六日得旨批准;五月初六,旨意傳到了丘禾嘉手中;七月二十日,松錦燒造磚塊完畢,隨即祖大壽率兵四千人前往大淩河,開始重築大淩河城;這時候,梁廷棟已去職,新任兵部尚書熊明遇反對築大淩河城,明思宗決定聽從他的建議停止築城;八月初二,旨意傳到了孫承宗那裡,交給了祖大壽。
這前前後後的時間,也不過三個月;而正兒八經進行築城的時間,也不過半個月。
這樣的變化反覆,是一個合格的皇帝,不,應當說,是一個合格的決策者應當有的表現嗎?
明顯不是吧。
且,第一次,孫承宗、丘禾嘉、梁廷棟都同意此事;第二次,則是新任兵部尚書熊明遇否決,但是孫承宗等人大約還是同意的吧?這時候,就不管孫承宗的想法了?
以及,前面,明思宗寵信提拔了溫體仁,這麼一個擅長且熱衷於背地裡結黨、又喜歡搞黨爭的人;此時,又出來一個兵部尚書梁廷棟,一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