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遺民的影響,將他們從故地遷徙,遷到契丹自己的領土上,就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更不用說作為皇位鬥爭的後遺症,身為原太子封地的東丹國必須被削弱、控制權必須轉移到此時的天子手中——這樣,才能讓契丹有一個更平穩的內部環境,以此來發展自身,面對中原的混亂和紛爭。
述律平也點頭,堯骨不僅打仗上頗有天分,在政治事務上也還是不錯的。就比如在他兄長迴歸東丹國之前,還讓他拜謁了祖陵和太祖廟,如此一來,有了昭告天地祖宗的前提,再加上人皇王、東丹國主的身份,遷徙東丹國就更加名正言順,沒什麼可攻訐的地方。
夫妻倆的內心,不約而同地都把耶律德光的評價往上調了調。
宋朝,開寶年間。
對於這段歷史,其實大宋雖然掌握了各個大事的情況,但畢竟距離如今已經有段時間,又是亂世和異國,有些細節還是並不清楚的。
誰讓遼國建立的比大宋早很多呢,耶律德光繼位的那一年,也是趙匡胤出生的那一年。而如今大宋是開寶年間,遼國的君主已經從遼太宗開始,經歷了世宗、穆宗,到如今的天贊皇帝耶律賢。
想到此處,趙匡胤就有些頭疼。
從之前的數次神蹟中的資訊拼湊可以得出,遼國如今這一位皇帝因為身體不好,會較早駕崩;但偏偏他的那位皇后又是一個能夠執掌軍國大事的,並不會因此落入下風;待到那位皇后之後,他們的兒子又有“聖宗”的廟號……
至於說趁著遼國內亂、繼位程式混亂的時候出兵——最主要的混亂時期都已經過去,遼國目前的各方面的體系也已經基本成型。
而燕雲地區,對大宋非常非常非常重要;但對於遼國,也並不是一個會放棄的地方。
【但事情到此並沒有結束。】
【要知道,此時的時期,可並不是什麼天下一統、王朝穩定的時期,而是四方混戰,一塊土地一天就能換一個主人的五代十國時期。】
【北方地區在遼朝的統治下,確實相對穩定,中原地區的戰火併沒有燃燒到這裡;但戰火沒有蔓延,不代表資訊不會傳播、交流不會產生。】
【朱溫鴆殺唐哀宗建立後梁後,北邊的沙陀族李存瑁稱帝,以“唐”為國號,建立後唐,而如今後唐的皇帝就是李存瑁的弟弟、太祖李克用的養子李嗣源。】
【整體而言,李嗣源是一個比較優秀的皇帝,面對北面遼朝的情況,自然不會放過這個順手為之的機會。於是,他派人去和耶律倍聯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結果就是,天顯五年,耶律倍帶著寵愛的妾侍和大批書籍從海上投奔了後唐。】
【走之前,他還在海邊立了一塊木頭,在上面刻詩:“小山壓大山,大山全無力。羞見故鄉人,從此投外國”。】
遼朝,會同元年。
耶律德光對於耶律倍的事情並不在意,反正都已經發生了,還能如何?而且耶律倍當時跑到了李嗣源那裡,也並沒有給自己造成什麼大麻煩,後來李從珂讓後唐內亂,他還給自己寫信說是攻打的好時機,倒也算是不忘大遼。
他想的還是世宗的問題。
另立國舅別部,這怎麼看都不像是如今的合法繼承人、皇太弟耶律李胡會幹的事情,也就是說,世宗八成不是他立下的皇太弟。
這不算意外,畢竟按照他大遼現在的情況,皇帝非正常上位——非太子、太弟上位太正常了,不少契丹貴族還想著來一出民意選拔、恢復契丹舊制呢。
那上位的是誰?他的嫡長子述律?還是嫡次子罨撒葛?
正在思考的時候,神蹟講到了耶律倍從海上逃亡……耶律德光神情一震,對啊,還有他這個大哥的兒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