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由於這個問題,朝中已經有人開始投注宗室,包括身為劉徹舅舅的太尉田蚡,就曾經對淮南王劉安表示,您是太祖親孫、又是諸侯王中最賢德的,一旦天子駕崩,只有您適合繼承這一位置。】
【而憂慮和期盼並沒有換來皇子。】
【直到元朔元年春,衛夫人衛子夫終於生下了劉徹的第一個兒子,這時劉徹已經二十九歲。這個年齡,正是他父親漢景帝劉啟駕崩時年歲的一半,也差不多是漢文帝劉恆駕崩年齡的一半。】
【對於這個遲來了十餘年的兒子,劉徹欣喜若狂,充滿了喜悅和對這個孩子的期盼,於是,他決定:甲.為這個兒子做賦
乙.為這個兒子祭祀上天
丙.不管那麼多,什麼好的都來一遍】
漢朝,文帝前元年間。
劉啟先是喜獲孫子終於有子的喜訊,又知道了自己和太子劉啟的駕崩年齡,不知道是喜是悲,結果就出現了第一個互動選項。
這樣的起起落落,確實讓人有些無法言說。
他嘆了口氣,決定先把選項定了:丙。
這不是顯而易見的嗎?好不容易獲得了一個兒子,又身為天子,怎麼不能為自己的兒子好好慶賀一番?更何況,正是因為身為天子,所以繼承人的事情更加重要,這甚至事關是否為上天所喜、是否得到了天下認可。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而且,若是後位空缺,這個兒子的母親還應當立為皇后才對。
選完選項後,他才開始思考自己和劉啟的駕崩問題。
劉徹獲得長子是二十九歲,那麼啟兒就是四十八歲,自己大約也是這個歲數左右……這個年齡,還行吧!反正,現在的人,差不多也就這個歲數。
不過——怎麼又是淮南王?劉長造反身死還沒讓這一系吸取教訓嗎?看樣子,劉安彷彿還真的想要繼承皇位。
漢朝初年。
劉邦才是真正收穫震驚的那一位。
“四十八?兩個皇帝都是四十八左右?”連乃公的起兵年歲都沒有活過???
最後一句話他沒有說出來,但在場的人都能明白他的言下之意。確實,若是要和劉邦的壽數對比,這幾代君王的年齡確實年輕了些。
而且,劉邦的年歲還受到了他這幾年征戰的影響,若是一直保養有加,說不得還會多上數年。
劉邦有些懷疑人生,倒不是說他對生死看不開,只是,為什麼他的兒孫都活不過他?劉盈早早死了不說,後面這兩代也四十餘歲……
劉徹這個孫孫,到底又能活多久?他和這個皇長子之間的變故又是什麼情況?若是他與他的父祖壽數相近,那,他的繼承人豈不是與他一般,繼位時很可能尚未及冠?
——沒錯,劉邦早已經明白,這個篇章的名字“暮年之變”,必然是皇帝和皇子、很可能是太子之間的變故,這件事很容易就能夠看出來。
他抽了抽嘴角,覺得也不能單單從一個角度想,之前想的、繼承人尚未及冠的結果,是劉徹在這場變故中勝利,若是劉徹如那李淵一般、被兒子幹掉了呢?
還有,若是這場變故是有朝臣、其他勢力推動,皇帝皇子兩敗俱傷、第三者從中漁利……
【為了慶祝這個兒子的誕生,劉徹命令擅長辭賦的枚皋及東方朔作《皇太子生賦》及《立皇子禖祝》之賦,又建了婚育之神高禖(句芒)神之祠祭拜,還把夫人衛子夫立為皇后——當時後位已經空缺。】
【最後,這個皇子被賜名“據”。】
【隨後,劉徹將七歲的劉據立為太子,大赦天下,又大量賞賜民爵,賜予百姓布帛米糧。】
【為了教導太子,劉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