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的,所以他想徹底摧毀這種體質,還能儘可能多的為自己爭取利益,朱威認為,這是一個正常人,在正常情況下,做出的正常選擇。
朱威剛剛穿越過來的時候也在想這事,想著若是自己面對這樣的情況,應當不會做的比吳三桂更好。
吳三桂到最後位極人臣,封藩進爵。為什麼清朝要把吳三桂放在雲南,而不放在他自己的勢力範圍東北呢?因為清朝不信任吳三桂,你吳三桂不是第一個投降我清朝的人,還手握重兵,打仗水平一流,我為什麼信任你?
但是無論皇太極還是順治帝,都是戰爭年代成長崛起的領袖,他們都是很現實的人,就算我們不信任你吳三桂,我們也能很默契的和你保持一種平衡。吳三桂就在雲南過上了好日子。
永曆到處逃竄,吳三桂不停上書要追殺永曆,順治是不樂意的,很不樂意,但是最後還是同意了吳三桂的要求,因為順治是個很現實的人,為了前朝遺孤,和當朝藩王撕破臉,划不來。最後永曆寫給吳三桂的書信文筆極好,字字誅心,有興趣你們可以去自己百度一下。
康熙上臺,年幼的康熙和他的先輩從出生就註定不一樣的。康熙是出生在和平年代,他是讀者漢家儒學長大的,他是遵循我們儒家忠孝那一套的,他很瞧不起三藩,導致他維持不了和藩王之間的默契,他只認為這些降王是未來執政路上的絆腳石。所以康熙剛一上臺,就在心裡下了決心,滅三藩。
康熙年輕氣盛,直接下令要求吳三桂交權,還扣押了他在京中的兒子,吳三桂是懵逼的,他知道清朝不信任他但沒想到新帝一上臺就拿他開刀,這時候吳三桂又做了正常人的選擇,他想看下有沒有談判解決的可能。但是康熙心意已決,反反覆覆幾次遣使催促吳三桂,終於最後壓死了吳三桂心裡那頭駱駝。手下人勸他反,康熙逼他反,吳三桂做的事,不是正常人該做的事麼?
吳三桂一反,康熙順理成章的殺了他在京中的家人,已經暮年的吳三桂又一次失去親人,他不該反麼?
他吳三桂為清朝打下了大半個江山,換來的是不信任和步步緊逼,他不該反麼?
在朱威看來,自然該反。
吳三桂是最典型的“人”,他受迫於形勢,受制於整個體系,他的一生不能用二分法來判斷和衡量。他有功,但他必然遺臭萬年。他有過,但這個過,真的是他吳三桂的過麼?
就在朱威遐想之時,吳襄已經哄好吳三桂了,讓吳三桂跪在朱威腳下。
吳三桂很聰明,看起來眼前這個人要比他的父親厲害一些,所以也是很開心,奶奶的說了一句:“義父在上,素存拜見義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