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呢。想想以前那些縣太爺,我們這樣的平頭百姓哪敢跟他們做生意呀。這要是做了,豈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了嗎?”
“說話小聲些。”
老周頭:“也就告訴你。”
周家兄弟這一次動作不小,連楊縣令都驚動了,不過他也就默默地看了一會兒。
最近他們縣裡突然來了不少的流民,他下去走訪了一下,隱約知道自己被坑了。
但人都送到了眼前,沒道理還把人往外推吧?
於是一邊安排勞丁服役,修建水利,給流民們開荒分地,建房子禦寒,還要分發賑濟糧,把人登記造冊納入羅江縣戶籍。
果然,沒過多久,楊縣令又被人彈劾了。
有人參他搶人搶功,而且這一次不是附近幾個縣的縣令彈劾他,而是京城裡的御史參的。
楊縣令的案頭上又多了兩本摺子,他須得寫辯折。
楊縣令嘆息,雖然他不怕被人參,但總被人參對他也會造成惡劣的影響的,比如會給朝中的前輩們留下好大喜功的不好印象。
但誰知道他的冤屈呀,這次真不是他搶人,而是有人把人送到了他跟前,他要是不安置,他覺得會很對不起自己。
流民安置下來,那就得需要糧種,楊縣令便將給京城那邊獻的麥種減了三分之一,哼,不是喜歡參他嗎?
那就參吧,看誰吃虧。
如今,羅江縣有良種的事已經是過了明路,朝廷都嘉獎過楊縣令了,只是還沒來得及給他論功行賞。
既然過了明路,那麼好的麥種自然是需要給皇室的莊園,朝廷的司農寺提供一些的。
所以今年秋收還沒結束,朝廷的公文就到了,皇宮甚至還派了一個內侍過來溝通。
當然,他不止是為皇家莊園來的,還有這個公主,那個皇妃,再那個皇子,他們的莊子都緊缺這樣的良種……
楊縣令自然不是白給,但總有人想白拿,所以最近他的心情很不好。
他的心情一不好,他就想讓人家的心情也不好。
所以這邊周家兄弟的第二批糧種才運出去,他就給還住在縣城裡的內侍說悄悄話,說縣內的良種起碼被益州城那邊取走了一半。
如今他就是想給他們良種也不能夠了,只能先供給皇帝和司農寺。
內侍震驚了,但看著態度恭敬,面色卻很淡然的楊和書,他不敢說出放肆的話。
這位又不是一般的縣令,可不是他能發火兒的。
他只能堵著一口氣啟程回京,當然,在回京前,他先有一封信飛回了京城。
周家兄弟高高興興的和唐縣令交接了第二批麥種,從他那裡領回來兩褡褳的銀子,又把工錢都發了,然後把車馬一還,大家就一塊兒樂滋滋的回家去了。
兩趟,周家的存款翻了一番,老周頭高興得差點在銀子堆上打滾。
之所以說是差點兒,因為他們前腳才把錢數了一遍,後腳錢氏就要把錢分給兒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