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集,列敘姓名、鄉貫、三代,敘同年關係。
最後登科之人赴吏部試判三道,稱為關試,作為吏部選官時的參考。】
【而淳化三年,趙光義最後一次開科,也創新了兩個制度。
一是對主考官實行鎖院制度,即考官在奉詔知貢舉時當場就入貢院,與外界隔絕往來,使其不能預先接受請託賄賂。
二是殿試時首次實行糊名考校法,即把舉子的姓名籍貫糊去,防止徇私舞弊,這一制度後來也推廣到科舉制的各種考試中。】
宋朝,淳化四年。
趙光義讚許地點頭,放鬆身體,坐了下去。這都是他的功績啊!先前的科舉,林林總總的,都頗為雜亂,都是他一力主導才形成了種種制度。況且,自隋文帝開始科舉以來,錄取的人數實在是少,導致科舉不過是名頭好聽的一種選才方式,就連他的兄長,每科錄取計程車子也人數不多。
這如何能夠真正使科舉制度起作用?
也是他趙光義,大幅度擴大了錄取人數,這才使得科舉的觸角延伸至朝堂天下各處,把科舉制變成了真正的科舉制。
宰執重臣們也俱都與有榮焉。雖然目前佔據朝野重臣位置的仍有一些非當今官家的科舉出身,但也有不少已經換上了太平興國二年以來錄取計程車子們。況且,這些年的科舉,也不乏已經為官之人去考,只為了獲取一個好名頭。
再者,聞喜宴後,同科士子聚會,那可已經形成了不少基於鄉貫、同年、師承的群體,密不可分,就是為了此,他們也必然要讚美並堅持推行如今的科舉制度。
宋朝,開寶元年。
趙匡胤吩咐身邊侍從將這些關於科舉制度創新的要點一一記下,畢竟他大宋早已決意大力推行科舉制度,他本人也一直在舉行科舉,這些新制度眼下就可以紛紛施行,不存在什麼阻力。
不像唐時,尚有勢力龐大的世家貴族,對科舉的推廣加以阻撓。
接著,他又注意到了一句話——“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乃好兒!”
這看似是在讚美科舉士子,但一個“乃好兒”的定論,似乎又有些許不妥。韓琦必然是一個科舉出身之人,但那狄青又是何人?
明朝,洪武年。
朱元璋稱帝建國後,也沒有落下科舉。雖然在場的心腹重臣們目前仍有不少是老臣出身,但他們家中也有子侄參與科舉、獲得官身,自是對科舉持有肯定態度。
何況,經過兩宋數百年的科舉制度、文官統治,到了如今,科舉彷彿已經成為了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既然天經地義,那又有什麼可疑問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也是由此,不少人對於趙光義的態度轉變不少:“宋太宗雖於邊事不利,但確實完善科舉,此事功在千秋……”
皇子們對此倒是沒有大臣們那麼大的感觸,畢竟他們又不會參加科舉。
朱標道:“但是不管如何,宋太宗對科舉各方面制度的完善,確實為朝廷大大增加了選拔人才的渠道、數量和便利性,這對於我們大明也是有利的。”
唐朝,貞觀三年。
“賜宴,迴避,唱名,鎖院,糊名……”李世民細數著趙光義的幾個創舉,與唐朝的現狀相對比,打算看看有幾個能夠直接、或者稍加改變後運用到唐朝科舉上。
房玄齡和杜如晦對視一眼,進言道:“陛下,臣以為……糊名,恐怕有些困難。”賜宴唱名自不用說,這種榮譽性的內容加上不算麻煩;迴避和鎖院,雖然有些困難,但也不是不能推行下去。可是糊名一事,大約會很艱難。
畢竟,就算迴避、鎖院了,但只要名字不糊,那世族子弟的錄取不還是十拿九穩嗎?
至於賜宴和唱名,雖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