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比如,最優秀的、乃至次一等的,甚至說只要有希望的人才,都會選擇去從文而非從武。前面的人才都走了科舉的道路,那麼,投身軍旅的人,整體上又是什麼樣的情況呢?】
【就比如當初和鶯鶯國艦隊簽訂金京條約的時候,簡英和伊農兩人前往鶯鶯國艦隊的艦船上,拜訪全權代表波廷格。當時兩人登上艦船,便看到了船上有一批青年人穿著制服,身份是隨軍實習人員,而這些青年都是從小就開始學習軍事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因此,不論是簡英,還是伊農,對此都感到了驚訝和不理解。】
【伊農還表示:“這樣年輕的人,不應該去學校裡面學習各種學問嗎?學習學問,不應該比來到軍艦上學習怎麼打仗更好嗎?”】
【伊農的話語完全顯示出來了此時的央洲人對於科舉文學和軍隊作戰兩方面的價值取向。】
【這和鶯鶯國的情況也並不相同。】
明朝,永樂年間。
朱棣幾人陷入了沉默。
這個問題……不只是央洲會出現,放在大明也是一樣的。
在王朝發展到中期的時候,真正的那種戰爭的情況就已經很少了,因此,留給人才從軍中上升的通道和機會也會減少許多,且軍權這種敏感的東西,皇帝總會有不放心的時候。
——怎麼說,到了後來,大家都是需要上升機會的,而最好的上升機會也就是從科舉出身,然後藉助家族人脈、同期同鄉等等,來進行發展。
有什麼辦法?只要沒有上升機會,那麼那些人才和人才的家族,就必然不會選擇從軍,這是必然的,單純依靠禁止或者鼓勵沒有用。只有實打實的利益……
但是,進入到平穩發展時期,怎麼能像是建國初期一樣還給軍中那麼多的機會?
【而除了這些原因之外,央洲本身的非漢人王朝的根底,也對於皇帝等在軍隊軍備方面的政策有著極大的影響。】
————
————
哈哈哈哈哈終於完了!再也不寫這部分的事情了(痛哭流涕)
喜歡歷史直播:從神奇的太宗們開始請大家收藏:()歷史直播:從神奇的太宗們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