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也不會因為他此時的失態而對他進行懲戒,那他何必壓抑自己呢。
儒家!儒家那群不要臉的傢伙!
嘴上說的好聽,仁義道德,各個將其奉為圭臬,還以此來指責他法家殘暴沒有人性——那你們呢?你們做到仁義道德了嗎?
若是做到了仁義道德,怎麼還能厚顏無恥地將他法家的理論據為己有、冠上儒家的名號?
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
你們整天將禮制掛在嘴邊,自己沒有禮制,怎麼還不知道一死以示清白?
別說是什麼後世儒家的問題——要他看,問題就出在現在這些根子上!
想著想著,他又突然詭異地找到了平衡:看吧,看吧,看看你們的徒子徒孫,把你們現在堅持的儒家都變成了什麼樣子?日後的儒家理論,你們看到了,怕也是不敢認的。若是讓你們看了,不知道會不會氣出個好歹來。
李斯不無惡意地揣測著。
漢朝初年。
劉邦滿面讚賞,看樣子差點起來高歌一曲以示讚賞和激動。
“這就對了嘛,乃公就說,怎麼能只依靠一種學說治國呢?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需求,只用一種,遲早會出現問題。”
秦朝不正是如此嗎?法家之前確實好用,但到了一統天下之後,就應當適當地做出一些改變了。大漢同樣如此,前期是迫不得已,只能休養生息,等到休養完了,怎麼還能依舊固守舊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而法家和儒家,都很好,為什麼一定要做一個選擇呢?堂堂天子,怎麼就不能兩者兼有了?
——看到後世子孫這麼能想得開,懂得實用,他就放心了。
呂雉在一旁面無表情,她當然並不是對霸王道有什麼意見,在這一點上,她和劉邦的態度還是一致的:有用的才是最好的,既然有用,為何非要捨棄一個?
只不過,這樣的風格,還是讓她感嘆:不愧是劉邦這混賬的子孫,簡直和他一脈相承。
看來,就像那唐太宗李世民一樣,劉邦這個開國皇帝對整個大漢的影響不是一般的深。
漢朝,景帝前元年間。
劉啟看著神蹟,贊同不已。
沒錯,漢家就是霸王道雜之,這有什麼問題嗎?霸道好用,王道也好用,二者結合,才是適合大漢皇帝的執政理念。
朕是皇帝,從來都是朕選擇適合的方法和理論,再加以施行;而不是讓朕盲目信奉一種學說,把這個學說捧上神壇。
沒錯,說的就是那些堅持黃老的人,他就不明白了,為什麼一定要把一種學說奉為圭臬呢?哪個好用哪個不行嗎?
他又不是完全不用黃老,現在大漢也還需要繼續發展;他也不是敵視所有應用黃老的人,這些人可以贊同黃老,但也應當懂得應用其他學說啊。
【其後,晁錯擔任太常掌故。 在此期間,劉恆徵召研究《尚書》之人,晁錯受太常派遣,奉命去濟南跟隨伏生學習《尚書》,接受儒家思想。】
【至此,晁錯在自己法家的根基上,又增添了儒家的色彩,這也為他日後的理論觀點奠定了基礎。】
【歸來後,晁錯被任命為太子舍人、門大夫,後升為博士。其後,晁錯又上《言太子宜知術數疏》,陳述了太子應通曉治國的方法,得到劉恆的讚賞,拜為太子家令。】
【這也是晁錯和劉啟君臣關係的開始,自此,他深受劉啟信任,被稱為“智囊”。】
【稱為太子家令後,晁錯正式開啟了自己參政的生涯,與移民等政策有關的《守邊勸農疏》、《募民實塞疏》就是這一期間誕生的,併為劉恆所採納。】
【而對於漢朝的心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