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心絃繃緊。掃視了一眼噤若寒蟬的群臣,他踢了一腳王繼恩——他登基後,王繼恩受他重用,擔任宮苑使,“還不趕緊給朕和各位卿家奉茶?”
王繼恩也內心惴惴,聽到他的話,如蒙大赦,趕忙親自去看茶水了。
趙光義看著王繼恩的背影,心內思量:不行,現在還不能處理了他,不然就成了此地無銀三百兩,反倒無益。算了。
他展開笑容,開始引導殿內氣氛,試圖讓大臣們忘掉剛剛的事情。
明朝,永樂年。
朱瞻基對於這個故事也瞭解不少:“孫兒記得,當時宋皇后去世後,還有個大臣上疏宋太宗,要求按正常規制治喪,結果被貶。”
朱棣哼笑一聲,滿是對趙光義的不屑。
使用陰詭計倆上位,見不得光,偏又做賊心虛、心懷膽怯,才在之後的事情中有了這麼多破綻,倘若兩個侄子的死因蹊蹺是為了皇位穩定,那宋皇后死後淒涼又是為何?
如果說趙光義光明正大、承認自己就是非正當上位就罷了,可還偏偏要宣揚自己的正統性,你的正統性源自太祖,那太祖皇后如此遭遇,你又如何說服他人?
登基一團亂麻,對外也是如此,這樣的人,如何與俺一般共稱太宗?實在是丟人。
唐朝,貞觀三年。
眾人都對趙光義的行為不太贊同。你要面子,那就做好面子,這樣兩頭不靠又算什麼?至於以功績換美名……
李世民詢問心腹重臣們:“你們看,之前神蹟中提及的那幾個頭銜,是好是壞?”除去好弟弟,還有一個高梁河車神,一個宋朝風氣帶頭人,而這個高梁河車神已經出現兩次了。
尉遲敬德沒憋住,笑出了聲:“臣覺得二者彷彿都帶了些許貶義。”
【當然,趙光義知不知道別人對他繼位有所異議?】
【他當然知道,而後來他也找到了應對之法——金匱之盟。】
【金匱之盟是趙普說的,在太平興國六年。此前朝中無人知曉。】
“趙普?!”趙匡胤既吃驚,又憤怒,“他居然為這個畜生找繼位合法性?”
趙德昭委婉道:“可能宰相他也是為了自保吧。”
【金匱之盟是怎麼證實趙光義的正統性呢?和兄弟幾人的母親杜太后有關。】
【建隆二年,杜太后病得很嚴重,就召宰相趙普入宮。當著趙普的面,杜太后嚴肅地告誡太祖“國賴長君” ,並要求趙匡胤將皇位傳給弟弟趙光義,太祖哭著答應了。杜太后就讓趙普將此事記下,不可違背。趙普於床前寫成誓書,在紙尾寫下“臣普書”,並藏在金匱(同“櫃”)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事被記入正史,被稱為獨傳約——就是皇位只在趙匡胤和趙光義二人之間傳遞。】
【但從這個說法出現開始,就還有一個版本,也就是三傳約——趙匡胤傳位趙光義後,趙光義應該傳位弟弟趙廷美,再由趙廷美傳給太祖之子趙德昭。】
宋朝。
趙光美恍然大悟:“怪不得兩年以後我就死了,還是憂悸而死,原來我是一直害怕哪天二哥你就問我是不是要當皇帝啊。”
趙德昭則是關心金匱之盟:“爹爹,這個金匱之盟是真是假啊?而且,趙普六年以後才拿出來就算了,二叔為什麼要那時候公佈天下啊?”不管是真是假,你都登基六年了,突然跑出來公佈一個金匱之盟,圖什麼?
太平興國三年。
趙光義感覺自己的臉已經僵了,牙都要咬碎了。
他藉口讓大臣們稍事休息,自己匆匆離開正殿,來到了後殿。此時,他滿心的怒火不再壓抑,瞬間釋放了出來:“朕怎麼不知道有那麼多人喜歡研究史書?宋氏